支援未来妈妈 纾生育孩子之苦
2019-05-12 04:44: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5月12日发表题为“支援未来妈妈 纾生育孩子之苦”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又到母亲节,不少子女切身体验到母爱伟大,向母亲表示爱意和谢意。可是,有调查却发现,有意愿做妈妈的女性,去年却少了,显示对生育子女感到压力。
年轻一代愿意生育,对个人和香港整体都是好事,社会上下应提供支援,纾解今天做妈妈之苦,鼓励更多人投身做母亲这个“最伟大的工作”。
香港妇女联会由二○一四年起,连续五年进行“港人生育意愿”问卷调查,电话访问二十至四十九岁的本港居民的生育意愿,有男有女,发现除了第一年微跌,其后三年都录得大幅回升,到一七年更达到百分之七十二点五的高位,几乎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愿意做爸爸或妈妈。不过,到去年夏天,愿意做爸妈的人竟然剧降至仅百分之四十七。
本港曾经历过生育率极低的年代,多了妇女接受大学教育及投身职场,又推迟结婚生育年龄,连一向教导节育、提倡“两个够晒数”的﹁家庭计划指导会﹂,都转而宣传可以“凑够数参加篮球赛”。到近年愿意加入妈妈行列的人大增,打开报章娱乐版,经常可以看到艺人产子的幸福照,而且不止生一个。
蜗居太细难添小宝宝
做成这个现象,部分原因是经历过沙士经济低谷,市民感到家庭可贵,收入又随经济改善,不止愿意生孩子,而且多了人觉得要趁早生育,减轻成为高龄产妇的风险,尤感于一些女性到高龄时,就算采用人工受孕方式都未必做到妈妈,而高龄产子在照顾方面亦倍感吃力。
这种现象到去年却出现大转弯,据调查结果显示:最大的原因是房屋问题严重和住屋空间不足,其次则是“育儿经济压力大”,以及“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小朋友”。
调查进行期间,正值公屋轮候年期不断延长,私楼价格迭创新高,出现愈来愈多的“纳米”单位,单身一人入住还可以,两人共住已经逼狭,还要增添一个小宝宝,更加难觅栖身之地,要是夫妇都是上班族,须聘请菲佣照顾宝宝和料理家务,就需要更多地方,不少人根本就没有能力添置一个稍大一点的单位。
现时大部分家庭都是夫妇皆有工作,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政府日托服务不足,时间又缺乏弹性,女方往往面对工作和生育难以兼得的困难选择,生儿育女不但增加家庭开支,还可能因女方须放弃工作而减少家庭收入。
在职妈妈育儿压力大
聘请外佣是解决这类家庭难题的途径,同时有助纾缓社会劳动力短缺,但法例对外佣居住却有种种规限。虽然法例规定僱主要在家中提供外佣独立房间,但是不少家庭只能够安排外佣与小宝宝同房,还有公屋户违反租约,暗中聘用外佣同住。
政府延长产假和侍产假,有助鼓励生育,但更须就双职工家庭的子女照顾实际困难,提供支援,减低做妈妈的障碍,例如是否放宽公屋规定,容许外佣同住以照顾小孩,或者与志愿机构合作,增加家居托儿服务,包括物色有兴趣照顾小孩的同区老人家,与在职妈妈家庭配对,两全其美。政府亦可以提高子女免税额,减轻多子女家庭的经济负担。
至于企业方面,可考虑推行对家庭友善的工作安排,提供育婴方便,减少对在职新任妈妈的加班要求,或者安排弹性上班时间和家居工作,全社会合力,不止感谢今天的妈妈,也为未来妈妈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