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支援未来妈妈 纾生育孩子之苦

2019-05-12 04:44: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星岛日报》5月12日发表题为“支援未来妈妈 纾生育孩子之苦”的评论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又到母亲节,不少子女切身体验到母爱伟大,向母亲表示爱意和谢意。可是,有调查却发现,有意愿做妈妈的女性,去年却少了,显示对生育子女感到压力。

年轻一代愿意生育,对个人和香港整体都是好事,社会上下应提供支援,纾解今天做妈妈之苦,鼓励更多人投身做母亲这个“最伟大的工作”。

香港妇女联会由二○一四年起,连续五年进行“港人生育意愿”问卷调查,电话访问二十至四十九岁的本港居民的生育意愿,有男有女,发现除了第一年微跌,其后三年都录得大幅回升,到一七年更达到百分之七十二点五的高位,几乎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愿意做爸爸或妈妈。不过,到去年夏天,愿意做爸妈的人竟然剧降至仅百分之四十七。

本港曾经历过生育率极低的年代,多了妇女接受大学教育及投身职场,又推迟结婚生育年龄,连一向教导节育、提倡“两个够晒数”的﹁家庭计划指导会﹂,都转而宣传可以“凑够数参加篮球赛”。到近年愿意加入妈妈行列的人大增,打开报章娱乐版,经常可以看到艺人产子的幸福照,而且不止生一个。

蜗居太细难添小宝宝

做成这个现象,部分原因是经历过沙士经济低谷,市民感到家庭可贵,收入又随经济改善,不止愿意生孩子,而且多了人觉得要趁早生育,减轻成为高龄产妇的风险,尤感于一些女性到高龄时,就算采用人工受孕方式都未必做到妈妈,而高龄产子在照顾方面亦倍感吃力。

这种现象到去年却出现大转弯,据调查结果显示:最大的原因是房屋问题严重和住屋空间不足,其次则是“育儿经济压力大”,以及“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小朋友”。

调查进行期间,正值公屋轮候年期不断延长,私楼价格迭创新高,出现愈来愈多的“纳米”单位,单身一人入住还可以,两人共住已经逼狭,还要增添一个小宝宝,更加难觅栖身之地,要是夫妇都是上班族,须聘请菲佣照顾宝宝和料理家务,就需要更多地方,不少人根本就没有能力添置一个稍大一点的单位。

现时大部分家庭都是夫妇皆有工作,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政府日托服务不足,时间又缺乏弹性,女方往往面对工作和生育难以兼得的困难选择,生儿育女不但增加家庭开支,还可能因女方须放弃工作而减少家庭收入。

在职妈妈育儿压力大

聘请外佣是解决这类家庭难题的途径,同时有助纾缓社会劳动力短缺,但法例对外佣居住却有种种规限。虽然法例规定僱主要在家中提供外佣独立房间,但是不少家庭只能够安排外佣与小宝宝同房,还有公屋户违反租约,暗中聘用外佣同住。

政府延长产假和侍产假,有助鼓励生育,但更须就双职工家庭的子女照顾实际困难,提供支援,减低做妈妈的障碍,例如是否放宽公屋规定,容许外佣同住以照顾小孩,或者与志愿机构合作,增加家居托儿服务,包括物色有兴趣照顾小孩的同区老人家,与在职妈妈家庭配对,两全其美。政府亦可以提高子女免税额,减轻多子女家庭的经济负担。

至于企业方面,可考虑推行对家庭友善的工作安排,提供育婴方便,减少对在职新任妈妈的加班要求,或者安排弹性上班时间和家居工作,全社会合力,不止感谢今天的妈妈,也为未来妈妈提供支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