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扫描、窃听、安检:西方巨资反恐难防恐袭之患

2016-03-29 14:55:38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邮件、摄像、窃听、安检……如今,西方国家的情报搜集能力和反恐手段似乎日趋更新、无孔不入,但依旧未能有效阻止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中新网报道,2016年的前三个月,没有比2015年更平静。据数据,这三个月,全球范围内只有9天没有恐袭事件发生。而就在3月22日,布鲁塞尔的连串爆炸,又让世界“震动“了一把。

西方国家已经将恐怖袭击视为当前最大的敌人。多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反恐。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也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反恐新手段的诞生。

比如全身扫描仪的诞生:“9•11”空难后,美国对机场检查下足了功夫。就像科幻片《宇宙威龙》中的仪器一样,美国部分机场部署的全身扫描仪能够透视衣服下的一切,近乎于“裸扫”。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些仪器能够探测到身体散发热量所产生的电磁波,提供黑白的三维人体图像。但从美国公布的一张男性乘客的照片看,监视器显示的画面已超出了人们能接受的范围。

有关“乘客隐私是否被侵犯”的争论还没有结果,而现实是,荷兰、加拿大等已经安装了这种扫描仪,日本也考虑在2020年奥运会前进行大量部署。

除了机场安检,如何在其他地方及时发现恐怖分子?人脸识别技术让人期待。

这种技术在《终结者》影片中出现时,似乎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想法,但如今已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使用。

该技术的目标是在最远100米的距离内迅速达到80%到90%的匹配准确度。当然,运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前提是“恐怖分子在现有的数据库里”。

 

点击进入下一页

 

像人脸识别一样,搜捕恐怖分子需要信息技术,但不是所有的科技公司都会积极配合,最近与美国政府对簿公堂的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例子。

FBI要求苹果解锁犯罪嫌疑人的一部手机,但苹果CEO库克认为,政府的这种行为危害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这样看来,政府对恐怖分子的防范行动可能受到来自用户和公司的双重阻力。

更麻烦的是,恐怖分子并非像有人想象的那样住在原始山洞里,他们对现代科技也相当熟悉。

在2015年年底的巴黎恐袭事件中,有人发现极端分子在与警察对峙时使用的电脑“只有一行行像代码一样的线,没有图片和网页。”分析称,恐怖分子可能在使用某种专业的加密软件。

由于恐怖分子越来越小心,政府的反恐工作也更加严格。布鲁塞尔爆炸案发生后,比利时除了在核电站附近加派警力,还首次对布鲁塞尔火车站实施了安检。

有人建议欧洲实行新的安全协议,乘客在进入机场前需要接受扫描仪检查。但欧洲机场普遍都与铁路枢纽相通,这样要改变所有机场的运作方式,耗资巨大。

加大防范力度之后,法国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为避免巴黎恐袭再次发生,法国创造了监控每一个潜在嫌疑人的体系,“这样的人有5000名,我们没有足够的警力跟在每个嫌疑人后面”,法国一名网络安全专家说。

西方国家反恐的手段在日益更新,警戒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恐袭事件却不减反增,自2015年以来恐怖势力“钻”入欧洲后,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内部来看,一些少数群体身处欧洲,他们因为在经济和文化上处于劣势而与多数群体隔离,不满情绪发酵,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放眼外部,中东等地区战乱不止,欧洲跟随美国脚步卷入其中,开始打击极端势力后,多次招致报复。

另外,虽然欧盟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合力反恐,但由于情报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机密,各国安全部门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说,“只有欧洲国家团结,才可能走出艰难(处境)。”

英媒分析称,极端分子的所作所为证明,有必要在安全事务上强化欧洲团结。“欧盟正受到挑战,它应当拿出韧性,迎接一场漫长而丑陋的冲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