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叙利亚相争“伊斯兰国” 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2016-06-18 10:42:20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16日在国会一场听证会上承认,美国对“伊斯兰国”的打击虽取得一定进展,却没能起到有效遏制作用,这一极端组织“依旧危险”。

新华网报道,按照布伦南的说法,“伊斯兰国”眼下的“危险”表现在人员数量、扩张趋势、袭击威胁等诸多方面,而要有效遏制这一组织的恐怖能力,必须投入更多资源,使其遭受“更严重损失”。

反恐专家分析,美国“越反越恐”的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另有所图”。

【虽有进展,“危险依旧”】

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当天罕见举行公开听证会,由布伦南介绍极端组织威胁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布伦南说:“不幸的是,尽管我们在针对‘伊斯兰国’的战场和金融领域取得进展,但我们的努力没有减弱这一组织的恐怖主义势力和向全球的延伸。”

按照他的说法,美国主导的军事打击所取得“进展”包括“伊斯兰国”部分高级成员丧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控制范围缩小、前往叙利亚加入这一极端组织的人数减少、部分成员叛逃等。同时,“伊斯兰国”筹集资金的能力受到一定阻碍。

但布伦南指出,在资金方面,“伊斯兰国”通过“收税和在叙利亚、伊拉克黑市出售原油”,每月收入仍“至少以千万美元计”。

人员方面,“伊斯兰国”现有成员人数比“基地”组织鼎盛时期还多。据中情局估计,“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成员数量虽较去年减少,但仍达到1.8万至2.2万人。

除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伊斯兰国”还试图把影响扩展至非洲北部、西部等区域。其在利比亚的分支被布伦南称为“最危险”。

布伦南说,从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近期遭遇的袭击来看,“伊斯兰国”已经建立起一个用于指挥和鼓励针对海外目标袭击的体系。这一极端组织“拥有大批可能用于在西方实施袭击的西方人员”。

此外,从近期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等地发生的枪击案来看,“伊斯兰国”正试图“鼓励与这一组织没有直接联系的同情者发起袭击”。布伦南说,这类“独狼”式袭击“对情报界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为弥补地盘的损失,‘伊斯兰国’可能会更多依靠游击战术,包括在其控制范围以外发动高调袭击。”

【缘于“另有所图”】

美国针对“伊斯兰国”的打击持续多时,为何遭遇“越反越恐”的窘境?中国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平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反恐的同时另有所图,并没有全力投入。

首先,对美国而言,打击“伊斯兰国”势力并不是其在叙利亚的首要目标。如何应对这一组织在叙利亚的活动,实际上“依据美国的叙利亚政策而定”。

“美国一度视‘伊斯兰国’为颠覆叙利亚政权的中心力量,或者试图让‘伊斯兰国’与叙利亚政府两败俱伤。即使是目前,美国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依然没有尽全力,”张金平说,“在叙利亚问题的前景没有明朗之前,美国难以将打击‘伊斯兰国’作为第一目标。”

其次,美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打击“伊斯兰国”。“美国希望由土耳其、西欧国家、沙特、伊拉克政府及库尔德力量等方面多出力,特别是多出地面力量,减少美国的负担,包括人员伤亡,也包括经济负担,”张金平说,但实际情况是,“其他国家也难以充当打击‘伊斯兰国’力量的急先锋”。

自身投入不足的同时,美国出于地区事务主导权的考虑,又不愿意俄罗斯全力打击“伊斯兰国”。张金平说,俄罗斯空袭“伊斯兰国”目标后,美国以各种理由指责俄罗斯,鼓动盟友给俄制造麻烦和施压。

张金平说:“当前国际恐怖势力活动的一幅清晰地图,就是与地区动荡相重叠,包括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马里等。这些地区,都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干预所导致的国家政权颠覆和社会失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