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闻分析:“门罗主义”抬头 美拉关系经受考验

2019-01-21 20:10: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新闻分析:“门罗主义”抬头 美拉关系经受考验

  新华社记者陈寅

  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满两年。在其任内,美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美国优先”原则打破了原有外交传统,增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

  作为“近邻”,拉美国家对“美国优先”政策并不陌生。近200年来,美国政府在处理美拉关系时遵循“门罗主义”,其核心内容便是“美国优先”。

  分析人士指出,拉美国家近两年普遍感受到“门罗主义”抬头,美国从以前的诱惑、拉拢到现在的威胁、恐吓,干涉更直接,使美拉关系经受考验。

  美拉关系遇冷

  美国总统访问拉美国家的次数是判断美拉关系的重要依据。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两年来,他仅因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造访过阿根廷。

  峰会后,特朗普临时取消了原定访问哥伦比亚的计划。部分媒体称,特朗普只是想在峰会期间会晤中俄等国领导人才不得不“踏足”拉美。

  此前,他还取消了原定2018年4月访问秘鲁的计划,缺席第八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成为1994年该首脑会议制度确立以来首位缺席的美国总统。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里奥·奥赫达对新华社记者说,特朗普接连取消访问拉美国家的计划,表明他不愿踏足拉美,反映出拉美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下降。

  特朗普政府收紧对古巴的“松绑”政策,加大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力度,威逼墨西哥为拟建的美墨边境墙“买单”,对主要来自拉美的非法移民实施“骨肉分离”政策等一系列举措,也令美拉关系再度遇冷。

  “门罗主义”抬头

  专家认为,特朗普执政两年来在拉美事务上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移美国国内对政府的压力。

  哥伦比亚政治评论员戈麦斯·布恩迪亚说,特朗普政府惯用的一套煽动性说辞,就是将国内的诸多问题“转嫁”到拉美邻国上。比如,就业减少是因为工厂外迁墨西哥;收入降低是因为非法移民增多;治安变差是因为拉美“出口”毒品和罪犯。

  布恩迪亚表示,拉美缺乏强有力的、捍卫自己利益的国际话语权,是转移美国社会内部矛盾和压力的绝佳“替罪羊”。“门罗主义”也再次成为处理美拉关系的“不二之选”。

  “门罗主义”,由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门罗提出,其内核是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后虽几经衍变,但一直是美对拉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

  2013年,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克里宣称“门罗主义”时代已终结,美国将与拉美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然而,特朗普政府前国务卿蒂勒森在2018年初访问拉美前夕则再次鼓吹“门罗主义”,煽动委内瑞拉军队政变。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孙岩峰看来,美国从未放弃“门罗主义”。最近,美国多次加大对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等国的制裁,显示出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门罗主义”再抬头。

  “如果说以前美对拉美的干涉和控制更多的是通过诱惑、拉拢,目前美对拉美只剩下威胁和恐吓。”孙岩峰说。

   “小波澜”难撼“大趋势”

  从地缘政治看,美国外部安全问题主要来自拉美这一“柔软的下腹部”,毒品、洗钱、非法移民、武器走私等安全隐患一直是美拉关系的重要内容。

  孙岩峰指出,特朗普政府围绕国家安全制定相应对拉政策时,采取“以邻为壑”、孤立主义的主导思想,干涉手法“野蛮粗暴”,说明美在拉影响力、特别是软实力在下降。

  奥赫达也认为,特朗普执政两年以来的种种作为对拉美地区乃至对整个国际体系危害极大。他说,看到世界其他大国跟拉美越走越近时,美国感到不安。

  “正因为美国不甘心看到自身影响力下降,蒂勒森才重提陈旧的‘门罗主义’。”奥赫达说。

  在“务实多元外交”政策指引下,拉美国家清楚,谁是真正的合作伙伴,谁才能提供拉美所期待的合作。孙岩峰表示,近年来,拉美国家纷纷加大与华合作力度,认为美国往往“口惠而实不至”,中国才是拉美的“天然合作伙伴”。

  孙岩峰指出:“美国的‘小动作’可能会产生一些‘小波澜’,但不会影响中拉合作的‘大潮流’。”(参与记者:吴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