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追索流失文物 探索全新范例

2019-05-06 15:50: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意大利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展出

  追索流失文物 探索全新范例

 

  核心阅读

  对日前在国家博物馆亮相的700余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来说,归来并不容易。从2007年到2019年,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中历时最长、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案例。文物回归的背后,离不开中意两国保护文物的决心、合作机制的创新。

  日前,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意大利总理孔特专程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为中意两国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的国际合作再书友好一笔。

  4月24日,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据国家博物馆有关部门统计,“五一”假期4天共接待观众超过12万人次。

  规模庞大,700余件文物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器物种类多

  专家介绍,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主要是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出土与传世文物,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其中,丰富多样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为研究史前社会风貌提供直接的物质资料;数量众多的汉代陶器,是汉代辉煌灿烂文明的缩影;具有代表性的唐代骆驼俑、马俑、人物俑,承载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信息。

  “这批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器物种类多,保存状况较为完好,为研究中国历史相关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文明发展进程等提供了实物见证。”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说。

  在展览布置上,展厅正中是一个“U字”形玻璃柜,两边则用文字、画板、视频等介绍了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以及此次文物回归的历程。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管理部馆员、展览展陈设计负责人赵囡囡介绍,这次展览的文物数量超过平常展览的7倍左右,“U字”形展柜便于观众更好观看这次展览的“主角”。

  归来不易,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中历时最长的案例

  2007年,意大利蒙扎地区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在当地文物市场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次年,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收到意方暂时扣押该批文物艺术品的通知。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启动文物进出境记录核查、组织开展文物鉴定研究,认定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出土文物,其所有权属于中国,且均未获得合法出境许可,因此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同时提供了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

  之后,案件进入长达10年的司法审判过程。2018年11月,米兰法院作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中意两国随即启动返还文物的确认接收工作。2019年3月23日,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日至7日,国家文物局派出工作组,赴意完成文物清点、交接、核查和运输工作。4月10日,这批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此次文物返还,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中历时最长的案例,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得益于中意两国久久为功的双边机制建设,树立了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里程碑。

  开展合作,为建立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意大利返还文物也是我国近年来文物返还的又一成功案例。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保护立法不断完善,在保护文物安全、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通过执法合作、外交斡旋、谈判协商等方式,成功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追回5000余件流失文物。其中,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青铜虎鎣等重要文物的追索返还实践,对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的难题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双边合作,先后与意大利、美国等21个国家签署了相关协议,并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执法协作、文物返还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中国国家文物局于2018年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防止外国被盗文物进境流通。此次,中意两国在国际公约框架下,进一步签署有关双边协议与谅解备忘录,建立完善的信息通报机制,为合作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中意两国将以此次文物返还为起点,借助“一带一路”的宽广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尤其是秉持相关国际公约精神,中意双方采取预防性、强制性和补救性措施,相互提供对被盗或非法出境文物监控调查、信息通报、查扣返还等方面的协助,为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贡献力量和智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