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设立医师节 让医生更体面

2017-11-22 18:09: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设立医师节的意义绝不止于医师行业内部的庆祝,还在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促进医患沟通,让社会更好地理解医师这一职业。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明确具体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医师节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国家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它的设立也意味着医疗行业同时拥有两个行业性节日。
 
  医师是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职业,医疗业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自然不必赘言。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医疗技术进步、社会老龄化等多方面背景下,医师势必在社会活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医师这一职业与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结合得如此紧密,国家才在从严控制设立节日的政策背景下设立医师节,就像新华社报道所说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行业数量早就不只有360个了。为什么国家只为这几个行业设立节日?其原因就在于它们与社会的良性运转产生最基本的联系。无疑,跟国民教育、新闻监督一样,医疗也是维系社会运转与发展的基本行业。为医疗工作者设立节日,能够增强医疗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这也是社会为他们提供的独特回报方式。
 
  但是,设立医师节的意义绝不止于医师行业内部的庆祝,还在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促进医患沟通,让社会更好地理解医师这一职业。
 
  从内部看,医师职业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整体收入水平有待提高,医师待遇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显著,进而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甚至很多学校医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出现降低趋势,医师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从外部看,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乃至医闹频频,社会上一些人对医疗工作者产生了不信任感,医师被“污名化”的问题突出。
 
  单单设立一个节日,当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节日的意义更在于日常的倡导。比如,医患矛盾形成的一大原因在于医生的专业身份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一些患者和家属凭借片面的信息作出判断,不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医闹者甚至将医疗问题诉诸于暴力。作为普通人,表达对医师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信任医师的专业能力,不让偏见和臆断蒙蔽自己的双眼。
 
  医师节还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医疗工作者的舆论形象曾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转折,从“无所不能”的白衣天使,变成了现在更为复杂的形象。尽管医师是社会中坚力量,但是也不宜过度宣传,乃至“神化”。在现实中,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人,都有其局限性,医疗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过度美化医生和医疗技术,可能会让患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当希望落空后,对医疗工作者产生怨念情绪。
 
  医师所需要的不是额外的褒奖,而是社会不再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这既是对社会大众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医师群体的一种鞭策。比如,社会应当给医生提供一份体面的收入,医生也要拒绝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灰色收入。行业形象能不能得到恰当的维护,不仅在于社会的善意和敬意,更在于行业风气本身是否端正。医师节理应是全体医疗工作者开展自我反省、荡涤歪风邪气的节点。
 
  在传统的社会认知中,医生无疑是一份体面的职业,然而,这份“体面”是否名副其实,在当下面临着诸多考验。设立医师节,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医生更体面、更有尊严。(王钟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