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蓝天幸福感”会越来越强

2017-12-23 14:54: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最近,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很多人感到头顶的蓝天白云明显比往年冬季增多了。以往秋冬季节很抢手的“防霾利器”空气净化器和口罩,近期在人们家里几乎成了摆设,市场上也出现了“卖不动”的现象。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接近四成;北京市近9个月的PM2.5平均浓度,有8个月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目前接近“大气十条”确定的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12月份以来各地的监测数据也很喜人。一年多前,338个地级市的1400多个国控站点监测事权已全部上收,以保障数据真实可靠。如今,PM2.5浓度数据的下降,和人们“蓝天幸福感”的提升,是完全吻合的。
 
  大气“气质”趋好,显然不完全是“天帮忙”,主要是“人努力”的结果。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出招亮剑,治理燃煤、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和施工扬尘等污染源,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尤其是今年,强力攻坚污染防治,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紧盯秋冬季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蓝天保卫战打得非常坚决,取得显著效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增强了人们对治霾的信心:“心肺之患”并非不治之症,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就能出现好转。
 
  前些年,灰霾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在我们头顶冒出来的,它是此前多年污染累积后的爆发。治自然的病和治人的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需要一个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疗程。大气环境要恢复活力与健康,不可能一剂猛药就药到病除。大气污染防治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是一次冲锋就能一蹴而就的。国际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曾经空气污染严重的伦敦和洛杉矶,用几十年的努力才洗净了天空。对此,我们还得有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耐心。
 
  当前,我国多个领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累加在一起,仍然是个惊人的数字,排放总量巨大是环境容量的“难以承受之重”。虽然PM2.5等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但多个地区空气质量还处于普遍超标的状态,一旦遭遇持续静稳、湿度较高的不利气象条件,就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些地区夏季臭氧污染上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今年是落实“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收官考核之年,一些地方采取了超常规的强力措施加强环保,未来可能面临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协调的考验。近期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对各项打法应进行全面科学评估,有的需要改进完善,有的需要继续坚持并常态化推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打好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科学施治,清新空气将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越来越强。(刘 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