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太空旅行什么样? 美载人太空舱实物模型初体验

2019-06-14 19:24: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洛杉矶6月13日电 特写:太空旅行什么样?——美载人太空舱实物模型初体验

  新华社记者谭晶晶

  随着飞行器从“发射场”腾空而起,太空舱内座椅推背感越来越强,地面的景色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大气层中。“穿越”地球大气层与太空的边界线,透过落地舷窗,蔚蓝的地球和深邃美丽的太空尽收眼底……

  这是记者近日登上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新谢泼德”载人太空舱实物模型,在地面上体验了一回长约11分钟的模拟“太空之旅”。

  乘坐飞船遨游太空是许多人的梦想。以往遨游太空的都是专业宇航员,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普通人也即将有机会体验太空旅行。在美国亚马逊公司日前主办的全球人工智能会议期间,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展出多次成功试飞并回收的“新谢泼德”太空舱实物模型,并提供“太空试飞”模拟体验。参与者排起长队,提前数日预约才有机会“登船”。

  蓝色起源由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于2000年创办,这家新兴航天私企以提高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并降低其成本为使命。其设计的集火箭和载人舱于一体的“新谢泼德”飞行器主要目标是将人类送到地球亚轨道旅行。亚轨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公里到100公里的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目前,“新谢泼德”已执行11次试飞任务。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执行首次载人飞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谢泼德”载人舱小巧精致,设计精密,舱内可容纳6名乘客,6扇高1.1米、宽0.73米的落地观景舷窗格外吸引眼球。据介绍,观景舷窗的面积约为波音747飞机舷窗的3倍。6个黑色座椅呈平躺设计,具备减震缓冲功能,在舱内排列成一个圆形。

  试飞体验免去了正式太空旅行前的针对性训练。据介绍,将来前往太空的乘客要提前一天进行培训,包括安全须知、舱内活动模拟、通讯、失重状态下的操作等。

  落座后,倒计时提示火箭即将“升空”。座椅前的液晶屏展示了火箭点火、发射、升空的画面,并显示飞行器高度、速度等实时数据。耳边是燃料助推的轰鸣声。

  几分钟后,液晶显示屏提示火箭助推引擎熄灭,箭船分离。舱内语音提示系统告知,飞行器已到达100公里以上高度,已进入太空。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地球大气层和外太空之间的边界为地球表面以上约100公里。

  此时,飞行器进入“失重”状态,乘客有约4分钟的时间可以解开安全带并在太空舱里“飘浮”。

  在太空中短暂“自由飞行”后,载人舱在降落伞的缓冲下开始“返回”地面,有类似乘坐过山车时自由落体的感觉。舷窗外的景色渐渐熟悉。“着陆”前,载人舱进一步降速,确保乘客最终安全“着陆”。

  语音提示系统告知,在载人舱“落地”前,火箭已先行“返回”,垂直“降落”在目标着陆场。

  在载人舱实物模型担任讲解的蓝色起源工程师吉米·沙恩告诉新华社记者,“新谢泼德”载人飞行最大的难点在于整个系统可重复使用的能力,既要保证硬件系统的稳定性,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维护,同时要确保载人飞行的安全性。

  “太空旅行新时代即将开启,希望太空舱可以带我们一起去探索奇妙而未知的世界。”沙恩笑着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