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良PUA扎根网络成新型精神鸦片

2019-06-21 18:20: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江苏警方查处全国首例发布违规违法PUA信息行政案件

  不良PUA扎根网络成新型精神鸦片

  ● 不良PUA长期扎根网络,部分青年在接触了解后沉迷于所谓“情感操控术”,婚恋观、价值观遭到侵蚀,甚至导致受害者精神崩溃、自残自杀

  ● 不良PUA虽然看似涉嫌众多罪名,但执法中面临取证困难、适用法律模糊等问题,尤其是PUA组织更难被追究法律责任

  ● 目前,PUA行业缺乏有效监管,亟须行业协会联动起来,出台相应行业标准,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完善相关资质的培训标准和执业约束,这才是解决之道,也是长久之计

  持续一年多的时间,杨俊(化名)等4人终于等来了一审判决。

  2017年9月,4名学员将“浪迹情感”所属的PUA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学费2.98万元。今年4月12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浪迹情感”的培训内容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判决双方合同无效,要求其所属公司返还学费。“浪迹情感”所属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将会上诉。

  5月初,江苏网警通报称,成功查处全国首例发布违规违法PUA信息的行政案件。

  一时间,PUA组织的利弊之争再度掀起舆论千层浪。不良PUA长期扎根网络,部分青年在接触了解后沉迷于所谓“情感操控术”,婚恋观、价值观遭到侵蚀,甚至导致受害者精神崩溃、自残自杀。《半月谈》则直指不良PUA为“新型精神鸦片”。对此,《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宣称传授恋爱技巧

  目的实为情感操控

  PUA即Pick-up Artist,是一种“搭讪艺术学”。但对于其教授的“恋爱技巧”,有网友质疑,这实质上是通过一系列包装和话术演绎,给目标对象洗脑,并逐步演化成骗色、骗财、诱奸等,最终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

  在江苏网警查处的这起非法兜售PUA教程案件中,违法行为人徐某通过开设“极恶联盟”网站,售卖共计2000G网盘容量的PUA教程,内容以“自杀鼓励”“宠物养成”“疯狂榨取”为卖点,将女性直接称之为“猎物”“宠物”。

  “除网站兜售外,徐某还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故意向购买者传授实施包括骗取女性钱财、故意伤害女性身体、诱导女性自杀等所谓的经验、技能。”江苏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管理科科长宋励说。

  去年,名为“享妞军团”的PUA组织也被曝光。与“极恶联盟”网站一样,这个团伙兜售“五步陷阱情感操控术”,课程内容包括“疯狂榨取”“专属烙印文身鼓励”“宠物养成术”等。

  在曾经接触过一些不良PUA的学员眼中,PUA将男女“邂逅”、相识到发生关系,变成一套可以快速复制的标准化程序,这套程序细致到特定场景下说什么话、怎么说,亦即“话术惯例”。学习者依照这套程序,制造了一环又一环的套路和陷阱,直到女孩被骗上了床也浑然不知。即便知道了,情感上早已被牢牢操控。

  因为自认为原生家庭只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了情商的培养,进入大学后,马诺(化名)便在一家名为简单恋爱学的机构缴纳了3000多元学费。

  “他们说是教恋爱学的,但当我问导师如何去追心仪女孩时,他却告诉我‘你喜欢的不是那一个女孩,而是一类’。于是,我开始有些改变,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马诺说,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面对异性不再追求情感上的愉悦和共鸣,而是感觉在绞尽脑汁地玩竞技游戏,“大家在攀比着TD,即推倒女生的数量”。

  “不良PUA教程利用的就是男人最本能的欲望,当欲望蒙蔽双眼,智商也就跟不上了。”回想过去的这段日子,马诺自嘲地说,“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被收的智商税是那几千块钱,其实不是,而是一年多时间里迷失的自我,是爱而不得,还有逝去的光阴。”

  多数拥有本科学历

  心理创伤很难康复

  两个月前,北京市民刘天(化名)结识了一位PUA“资深导师”,在这位自称专业情感培训师的微信朋友圈里,刘天看到的都是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情侣。

  “二话不说,我就花3000元买下了全套课程,希望早日脱单,但拿到教程后,刚看几眼目录,我就感觉情况不妙。”刘天说,教程中主要包括“让伴侣乖如萌宠的20种妙方”“如何让伴侣愿意为你去shi”等内容。

  于是,他试图退掉购买的课程,但那位“资深导师”再三挽留。

  “他先是说可以帮助不会谈恋爱的单身男青年,迅速把到自己想要的妹子。后来,可能觉得怎么也说不动我,就搬出自己的战绩,又把我震惊了。”刘天说,这位“资深导师”声称自己“睡过200个女生,最多同时和12个妹子谈恋爱”。

  看到这些之后,刘天便直接将这个人拉黑。

  但这并非个例。记者网上查阅发现,在一些不良PUA网站上,给导师的宣传语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具体数字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PUA组织的的商业模式,作为专门反不良PUA公益组织“小红帽”的负责人孔唯唯告诉记者:“为吸引客户买单,他们把TD数量作为招牌,以此作为类似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PUA机构会发布这些内容,同时引导学员在公开网络发布TD视频直播、色情图片来证明所谓的‘成绩’。这样的评估指标取向使得整个行业混乱,突破道德底线。如果有资本介入进来,进行业务对赌,只会更加疯狂。”

  据了解,PUA全面进入大众视线还是2017年6月下旬,腾讯新闻陈晓楠团队制作的《和陌生人说话》,通过对PUA爱好者林晨(化名)进行访谈,全面揭露了不良PUA的套路,从而引发全网的曝光批判。

  孔唯唯长期研究PUA现象,她告诉记者,2108年以来公然发涉黄图片、视频的情况减少了,主要导流平台从微信、QQ转换到短视频平台和知识分享平台,传播手段在进行升级。其次,PUA升级了包装,现在多冠以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执业,越来越多PUA不再承认自己是PUA,改称“情感教育”“恋爱教育”“恋爱咨询”。

  “类似经历对女性心理造成的创伤几乎是不可逆的,受创伤后会怀疑男性,有仇视、厌恶男性的心理,有的甚至患上了躁郁症,短时间难以修复。”孔唯唯告诉记者,目前向其求助的受害女性已有超过350例。

  根据孔唯唯的调查数据显示,学习PUA的人中15岁至24岁青少年比例达56%,65%的PUA接触者拥有本科学历,16%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在她接触的案例中,仅以康复周期为例,一般要花两到三年。“女性最长的案例是5年还没走出来,已经疯了,得了精神病,无法回归正常生活。男性的案例中,有一例是泡学网最早的粉丝,学了这个之后,得了精神病,送到精神病院强制隔离,最近几年才恢复正常,算下来前后花了六七年才走出来。”

  至于致病性,孔唯唯介绍说,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困扰,一些受害女性会有很强的报复心理,对内攻击表现为自残自杀,对外攻击表现为报复PUA男。在生理方面则是生殖传染,“女孩子被PUA导师感染妇科病较为多见”。

  据介绍,在长期接触PUA教程后,很多人发生了价值观扭曲,“许多男生抱着好的动机去学习,但很多PUA教学有很强的洗脑特质。男性长期浸淫在这些文化当中,价值观容易产生重大转向,如欺骗感情、物化女性等,尤其是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具体表现为公然暴露女性隐私,比如床照。”

  司法打击困难重重

  亟须行业自身规范

  江苏网警对发布违规违法PUA信息的惩罚是行政拘留5天、罚款5万元。在受访人员看来,这样的违法后果与其社会危害性并不成正比,不良PUA虽然看似涉嫌众多罪名,但却面临取证困难、适用法律模糊等问题,尤其是PUA组织更难被追究法律责任。

  对此,孔唯唯坦言:“由于PUA骗术的隐蔽性,即便一些实施者涉嫌诈骗、强奸等违法行为,要从法律上定性也是比较难的。”

  对于兜售与传授违规违法信息的行为,根据《半月谈》的最新报道显示,公安部门目前的处理措施只能是关停网站、删除相关信息,此类行为到底该属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目前仍有争议。

  在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启明看来,要对PUA教程和教学内容进行界定,“如果涉及玩弄女性和欺骗感情,这是道德领域的问题;如果涉及到控制他人感情后,虚构事实,教他人犯罪、诈骗等,则可以被定性为教唆他人犯罪”。

  张启明告诉记者,如果通过控制感情,并以此为基础,引诱欺骗教唆他人自杀,或者相约自杀,还可能涉及到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但女性自愿对身体进行轻微伤害,法律难以界定,这是个人行为;如果学员教唆女性自残身体造成较严重伤害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根据接触的案例,孔唯唯认为:“目前刑法里面能匹配到不良PUA的罪名,大概有涉黄、寻衅滋事,传播犯罪方法等,还有就是电子商务法,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让相关的平台不敢推广PUA的相关内容,因为一旦引发极端后果,平台要担责。”

  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孔唯唯认为,“目前,管束不良PUA最可取的是以网络安全法约束PUA导师个人,以电商法约束相关传播平台,还有就是以反家暴法约束PUA课程内容。”

  “但目前反家暴法只适用于夫妻之间和同居人,如果不良PUA的受害者不能论证这点,证明自己是反家暴法的适用者,则基本无法维权。虽然反家暴法的适用范围看似管不到不良PUA里的亲密关系,但如果未来反家暴法的适用范围延展到亲密关系、情侣关系,那就能结束PUA现象。应该注意到,PUA一些课件内容已违背了反家暴法的基本法治精神。”

  采访中,孔唯唯呼吁推动反家暴法扩大其适用范围,对不限于婚姻和同居的亲密关系进行法律保护。

  PUA行业是否有存在必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PUA行业有其存在的土壤,符合中国当下青年男女的婚恋需求。但这个行业要依法合规地存在下去,必须改变以榨取异性为目的的价值观,要将培养正确、积极、科学、合法的价值体系放在行业标准的首位。

  针对目前PUA行业缺乏有效监管,从最早的爱好者交流演变到今天的商业交易,孔唯唯建议需加强第三方监管,“行业协会联动起来,出台相应行业标准,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完善相关资质的培训标准和执业约束,这才是长久之计。” (记者 赵丽 实习生 周若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