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穷讲究”不能变成“讲究穷”

2019-07-07 18:42: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过多过重的人情往来,加重了生活负担,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名目繁多的宴席、五花八门的礼金、节节攀升的彩礼……一段时间来,部分农村地区因“穷讲究”,导致随礼返贫、因婚致贫屡见不鲜。热衷“穷讲究”,最终“讲究穷”。乡风异变成了农民小康路上的沉重负担。

  贫穷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有一种就是“人情债”。如今,农村地区人情礼俗交往中赠送礼物的现象几乎消失了,基本变成赠送礼金的形式,而且礼金标准也在不断增加,平均金额差不多都要200元至500元左右,关系相对紧密的亲友礼金标准要千元以上至2000元左右,甚至更多,有的一个月要出十几次礼金,一年在人情债上有的要花费几万元甚至更多。

  人情债加重了群众负担,有的群众生活并不富裕,但在不良风俗下,不得不陷入人情往来的陷阱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根据农业农村部驻村调查发现,当下农民消费第一支出为食品,很多农民第二支出是人情礼金,超过看病支出。

  过多过重的人情往来,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些地方礼金的名目很荒唐,比如一个人每满十岁就要举办生日宴等庆祝活动,大宴宾客。还形成了攀比之风,有的地方流行天价彩礼,即使有的人不认同,但在这样的相互影响下,也不得不去做。别人家聘礼10万元,我家嫁女至少20万元。这么做完全背离了人情礼金的初衷,完全变成一种相互攀比、相互要面子的方式。还有人用这样的人情往来以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邀请下级、有求于自己的人参加宴席,就超出了人情往来的范畴。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乡风好同样重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不要让这样的“穷讲究”变成“讲究穷”,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和有悖家庭伦理、社会公德的做法。

  我们也要看到,一旦不好的风气形成,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改变的,关键还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对不良风气进行干预,不是破坏民俗文化,而是保证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这不是干涉公民的自由,而是巩固脱贫的成果,避免更多的人因恶俗而致贫。作为政府部门,要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农村农民的人情观,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俗观,自觉远离攀比,让新风尚充沛社会,让正风压倒邪气。

  其次,政府要帮助引导建立一些正能量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来帮助村民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定村规民约,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如一些地方建立的农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对奢侈豪华的婚礼等进行干预,从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值得更多地方推广。

  杜绝不良风气,需要每一个公民努力,也需要政府努力,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思想教育引导。只有这样,陈规陋习才会减少,社会风气才能更加健康。(肖华 李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