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热到融化的“高温周” 由暖性高压脊与副高共同“导演”

2019-08-01 16:39: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自7月23日进入大暑节气后,我国大部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事实上,自7月下旬以来,我国南北方同时出现高温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这段时间的高温天气有何特点,高温成因是什么?华北等地目前出现的降水天气能否逼退高温?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20地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7月历史极值

  从7月21日开始,全国“蒸煮”模式开启,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7月25日至28日是高温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个时段。南方更是进入让人热到融化的“高温周”。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总体来看,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普遍有3到6天,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有7到9天。自7月29日起,受强降雨影响,华北地区高温得到缓解,高温范围有所减小。

  在本轮高温天气过程中,北京、河北、四川、重庆、山东、辽宁等地的20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7月历史记录极值。其中,过程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28日。山西新绛(42.7℃)和古县(40.8℃)、河北滦平(38.7℃)突破当地最高气温历史记录极值。

  “与往年相比,这一轮高温天气具有影响范围大、极端性不突出、持续时间长、体感温度高等特点。”何立富说。

  具体来讲,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高温天气,影响范围非常大,基本上涵盖了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而且,我国南北方同时出现大范围高温的情况也比较罕见。

  和历史同期相比,在本轮高温过程中,南方地区的高温极端性不突出,高温的强度并不是特别强,最高气温很少突破40℃。而往年这个时期,江南、江汉一带经常有突破40℃以上的高温天气。突破历史极值地区也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盆地东部、重庆、湖北西北部等地。

  截至7月30日,高温天气已持续10天。其中,黄淮以南地区的高温过程预计在8月2日结束。

  受副高(副热带高压的简称)控制下的海洋暖湿气团影响,本轮高温过程中的湿度较大。尽管黄淮以南大部地区的高温极端性不强,突破40℃的地区很少,但由于湿度大,夜间降温不明显,最低气温比较高,人们的体感温度往往比实际温度要高,整体感受依然是酷暑难耐。

  缘于暖性高压脊叠加副高的共同影响

  谈及此轮高温天气的成因,何立富介绍,7月下旬,副高出现明显北跳、西伸加强的趋势。副高西伸到四川盆地东部,控制了我国黄淮以南大部分地区。同时,华北地区上空有暖性高压脊存在。在暖性高压脊的控制下,主要是下沉气流,太阳辐射强,温度上升幅度大。

  “可以说,是暖性高压脊叠加副高的共同影响,导致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何立富告诉记者。

  7月29日至30日,四川盆地、华北、东北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降雨能否逼退高温,降雨过后,高温是否卷土重来?对此,何立富介绍,强降雨过后,伴随北方冷空气的缓慢南下,长时间控制我国东部地区的副高会逐渐向海上东退减弱。高温天气会先从华北地区得到缓解,同时,黄淮以南地区的高温强度也会逐渐减弱。

  “预计8月2日,我国多地高温天气将得到阶段性缓解。后期,高温天气还会出现,因为8月正值伏天,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还会出现高温天气过程,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的可能性比较小。”何立富说。(记者 付丽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