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体育:太原:一个城市的体育成长

2019-08-08 05:17: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太原8月6日电(记者王文化、孙亮全)汾河岸边,被称为“红灯笼”的山西体育中心成了太原人注目的焦点。8月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这里揭幕,作为主场馆,不少项目都要在此举行。

  作为太原市“第四代”体育场馆,山西体育中心和它的前辈们“孕育孵化”出多个体育强项,培养出一批冠军人才,促进了太原市乃至山西省体育事业的进步。

  70年来,四代体育场馆见证了太原人的生活变迁,与这个城市一同成长。

  “40后”体育场经历艰难

  说起太原的体育发展史,就得提到已经消失了的杏花岭体育场,那是山西最早的体育场。

据山西省体育博物馆馆长朱强介绍,该体育场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多次对杏花岭体育场进行重修、扩建。到1954年,已经修建了有8条跑道的400米田径场,修筑了能容纳5万人的看台。

  20世纪70年代末,山西射箭领军人物、1958年出生的王友群曾在这个体育场和来访的日本队打过比赛。“虽然我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但是场地、器材等各方面跟对方都差得太远,甚至是天壤之别。”

  因场地结构不规范、不合理和体育设施、设备的陈旧老化,不再适宜接纳高层次大型运动的杏花岭体育场,在1994年被拆除。

  “60后”地标书写历史

  太原市双塔街上的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前身是1961年投入使用的山西省体育馆,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手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批高标准场馆之一,也是山西省最早的体育馆。

  “山西省体育馆被核定为国家顶级体育馆,在这里曾举办过许多国际、国内以及省市比赛,见证了山西体育的发展和繁荣。”朱强介绍说,当时“体育馆”和“双塔”就是太原的两个“地标”。

  一些老太原人记得,当时太原市民文体活动的去处只有两个,一个是迎泽大街上的工人文化宫,一个就是双塔街上的“体育馆”。

  王友群曾在“体育馆”里住了两年。“当时我们在这里训练,就在看台下的小房间里居住。当时的设施已经很好了,起码有了水冲厕所。”

  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工作人员仇雅琦说,这个“体育馆”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曾先后为9支运动队提供训练后勤保障,培育了董栋、徐潇、袁新东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鉴于“体育馆”50多年来为山西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其独有的建筑风格,太原市政府2009年将其命名为“历史建筑”予以保护。2015年,由其前厅改造的“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人们了解山西体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窗口。

  “90后”健身中心自由亲民

  1993年投入使用的山西省体育中心是太原市“第三代”场馆,如今已是太原市民常去的健身去处。

  据朱强介绍,20世纪80年代,全国大力推进体育中心建设,山西投资1亿多元,建成可容纳3.6万名观众、包括一场四馆和一个训练基地的大型体育场。随后在这里举办了山西省运动会开幕式和一些文艺演出,在20世纪末发挥了很大作用。

  进入21世纪,山西省全民健身中心的职能作用逐渐被“10后”山西体育中心取代。2010年,随着新体育中心即将建成,山西省体育中心决定放下“高冷”身段,将职能转向全民健身,改名为山西省全民健身中心。

  目前,山西省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成了集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等数十个项目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是大众健身活动的“自由空间”。

  “千禧后”“红灯笼”点亮太原城

  竣工于2011年的山西体育中心有个形象的别名,叫“红灯笼”,是太原市的“第四代”场馆。它的出现,点亮了太原城。

  “红灯笼”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以大鼓之形、灯笼之构、剪纸之饰为创意元素建起来的主体育场,是太原百姓取的名字。“当时由包括学生、教授、军人等来自各行各业的近千名代表投票选出。”朱强还记得,“红灯笼”以768票的绝对优势取胜。

  “红灯笼”包括60000座的主体育场、8000座的主体育馆、3000座的游泳跳水馆、1500座的自行车馆和综合训练馆等,从根本上改变了山西省体育场馆设施相对落后的面貌。即将开幕的二青会中,有大量金牌将在“红灯笼”产生。

  目前,山西省体育局所属的26个项目的运动队都集中在山西体育中心各训练基地,山西省专业运动队的生活训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管理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

  除竞技体育,职业体育也在“红灯笼”中红火发展。在山西体育中心的篮球馆,山西兴瑞女篮曾铸造WCBA三连冠王朝,山西男篮“闹他”魔鬼主场全国闻名。

  与此同时,“红灯笼”还是举行文艺汇演、大型会展等文化、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目的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