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任大惠 都围着明星转,拍不好戏

2019-08-17 19:49: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央视《向经典致敬》8月13日-16日播出《三国演义》25年重聚节目,引发观众集体怀旧。新京报为此专访94版《三国演义》曹操饰演者鲍国安、诸葛亮饰演者唐国强、司马懿饰演者等多位台前幕后主创,他们坦率地表露了当时拍戏的感想,也对后辈提出了殷切希望。

  任大惠曾经担任过央视版《红楼梦》《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水浒传》的制片人。由于《红楼梦》的成功,到《三国演义》的时候经费情况好了很多,花了7950万元拍了80多集。任大惠说,《三国》分了两个组五个导演,但那时候大家一条心都在戏上,互相容忍、互相帮衬。回忆当年,任大惠说,可能是因为老了,所以挺感慨的,“这一辈子也算是我运气好,能赶上这几部大戏,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真是满满正能量,这是一种很开心的感觉。”

 

陆树铭饰演的关羽被认为是《三国演义》里最有特色的人物。

鲍国安饰演曹操。

  任大惠也曾化过关羽的妆

  《三国》拍得好,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演员选得合适。据任大惠介绍,“刘关张”是定得最早的,因为第一个镜头拍的就是“桃园三结义”。关羽是《三国演义》中最英武的人物,书中对他的描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关羽一开始的人选不是陆树铭,说他像关羽也不是很像,说不像又有一点味道,很犹豫。当时有人开玩笑说,任大惠看着像是关羽。任大惠还真化上关羽的妆看过,“自己觉得好玩嘛,就拍了一张关羽的照片,但是真的太老了。”最后定了陆树铭,化上关羽的妆之后特别棒。

  诸葛亮最开始定的是濮存昕

  诸葛亮本来想的是让濮存昕演,后来他要去帮他父亲拍一个戏,诸葛亮就落空了。唐国强最初来试镜选的角色是周瑜,“因为唐国强当时还是‘奶油小生’,没那么大辈分,相对而言周瑜的戏比较少。”试完周瑜之后,大家看唐国强的扮相漂亮,有一位导演说给他粘上胡子再看看,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就按照诸葛亮的造型给他化好妆,唐国强的眉宇之间确实有诸葛亮的感觉,王扶林导演就让唐国强把《隆中对》诸葛亮自白的这段戏练一下,最后顺利通过。

  《三国》当时选的主要演员大部分是戏曲演员出身,年龄普遍偏大。任大惠说,《三国》和《红楼梦》不一样,拍《红楼梦》的时候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曹雪芹的原作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孩,所以,《红楼梦》选的演员也只有十几岁。当时有的小演员父母不放心,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三天,父母就在拍摄现场边上坐着等,看着自己的闺女拍戏。到《三国》就没有年龄这个界限了,好像也没人研究三国中的人物到底多大。“大家觉得看着差不多就行了,偏大一点也行。”

  《三国》经常一个角色由几个演员扮演。任大惠坦言,像鲁肃有三个演员确实有点多,主要原因是演员调度不过来。

  《三国》是迈出国门第一炮

  《三国》播出之后反响很好,美国大使馆给任大惠打来电话说,“任先生,我是美国大使馆,您能抽时间来一趟吗?我们以好莱坞和美国演员工会两个单位的名义邀请你们去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出国还很不容易,就这样,任大惠和王扶林等几位主创一起去了美国交流学习,那也是任大惠第一次去美国。

  还有一件让任大惠印象深刻的事,看过《三国》之后,泰国王的叔叔特意要接见《三国》剧组,那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坐在轮椅上,他说:“我跟《三国演义》是有缘的,我从7岁开始看泰文版的《三国演义》,10岁开始看中文版的《三国演义》,我此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其中,我最喜欢赵云。”当时剧组演员都化好妆,穿好衣服跟他照相。泰国王的叔叔说,“你们都从书里飞出来了,我真的太高兴了,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他说的这句话非常感人”,任大惠说,直到20多年过去他依然记得很清楚。“所以《三国演义》对我们来说,是迈出国门的第一炮。”

  【对话】

  要拍新三国关羽最难找

  新京报:如果再拍一版“新三国”,你对主要人物有没有合适的演员设想?

  任大惠:现在的演员我知道得不多。找到一个像关羽这样的很难。曹操、诸葛亮还比较容易找到,因为他们的形象特征不是很明显,只要化妆就行。关羽被我们树立了这样一个形象,大家都认为关老爷选得特好。

  新京报:当年《红楼梦》也是选了很久才敲定的角色,每个演员都花了很长时间熟悉环境。现在的演员好像都不太有这个传统了?

  任大惠:我认为这事儿极不正常。《红楼梦》拍摄的时候有一项规定,副导演必须把超过半个月没戏的演员报给制片部门,有统一的管理。到《三国》慢慢就开放了,但是不许演员跨戏,那时候也没人敢跨戏。那时候拍戏大家还是一个创作的氛围,现在全围着演员转。拍《三国》的时候两个人住一屋,鲍国安算当时的大演员,给他分的室友都很崇拜他,天天嚷嚷着说鲍老师我好崇拜你,弄得鲍国安没办法背戏,也没做到给他一人一个单间。

  新京报:拍摄电视剧的资金越来越充足,但能成为经典的越来越少。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大惠: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有几个原因。其一是现在的人都比较浮躁,从导演到演员。其二,他们把拍电视剧看成一件很简单的事,对它的艰苦认识得还不够。当时拍一集《红楼梦》需要20天,一个月拍一集半,22个月拍36集。《三国演义》5个队,有时候2个队一块拍,平均下来11天半拍一集。现在电视剧3天拍一集,因为大明星下一个戏还等着呢。拍戏得琢磨,表情的东西一遍不行就两遍。那时演员也听话,一个镜头可以拍两三个小时,坚决不凑合,画面不真实观众也不想看。现在电视剧那么多,大家也看不过来。我在拍完《红楼梦》的时候,骑自行车回家,看到胡同里全在看,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儿。现在哪还有这样的事儿?现在孩子都是刷手机,看小视频。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张赫 徐美琳 武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