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流量即一切已成过去 鹿晗需要一场“翻身仗”

2019-08-22 17:12: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90年出生的鹿晗,马上也要三十岁了,在他即将迈入而立之年之际,却突遭演艺事业的滑铁卢,一部电影作品让他的演艺事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滕华涛执导、鹿晗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后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冷遇。在这种情况下,导演滕华涛在采访中称“用错了鹿晗”。之后演员向佐加入论战,发文称滕华涛当初会用鹿晗看中的就是他的顶级流量,现在却把锅甩在演员身上,没有身为导演的修养。

  流量担当的标签已然被揭下,演技实力的招牌却还没有竖起……无人知道这场滑铁卢会伴随鹿晗多久,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如何看流量担当?

  鹿晗: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鹿晗,1990年4月20日出生于北京,2008年赴韩国留学。有一天他在韩国购物街——明洞逛街时,被S.M公司星探发掘,2010年签约成为旗下练习生,2016年7月正式在中国自由开展演艺工作。

  从2014年到2018年,四年鹿晗参演了七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还有若干综艺。其间,鹿晗也迎来演艺事业的巅峰,被看做是“顶级流量”:荣登“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榜首,并以2.7亿财富居2016“中国90后富豪榜”第五位;主演张艺谋执导的好莱坞电影《长城》,饰演士兵彭勇;2017年1月首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歌曲《爱你一万年》;主演古装玄幻剧《择天记》,该剧平均收视率达1.12,全网播放量突破270亿,为周播剧场开创以来非暑期档收视冠军;2018年演唱会的上座率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他作为歌手的实力——三场演唱会超过十万人次到场。

  娱乐圈从来不缺俊男靓女,在新人辈出的时代,流量很难长久,过气这件事时刻都在发生,能留下令人叫好的作品才是王道。鹿晗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坦言:“没有人会一直站在顶端。”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迎接。他自组工作室,并有意识地减少了影视工作的数量,“心态放平就好了”。鹿晗本人对此看得很开,他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很有信心,还曾担心大家只看到流量明星身上的流量,而忽略了这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但是心态放开,并不代表事态就能顺利,他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以来的票房失利、演技遭受质疑,甚至导演插刀、甩锅,让鹿晗第一次尝到演艺事业跌至谷底的滋味。

  票房的大旗该谁抗?

  营销专家:流量创造一切已成过去

  当然一部电影能否成功,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资深经纪人徐建军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海堡垒》的失利,导演的选择、演员的表现都有失误,很难界定就一定是谁的责任,从导演到演员都应该承担责任。而选择流量艺人当主角,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票房,因为流量就是粉丝,流量高低也会分时段,可能近期因为某一事件流量会走高,但也可能因为艺人出现负面新闻流量就减少。但不管是不是流量艺人,都需要用作品说话。

  娱乐营销专家、娱乐私塾创始人田金双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滕华涛说用错鹿晗,其实可以理解,鹿晗并不适合这个题材,这本来是一场影视领域的商业误会。

  田金双认为,靠流量支撑票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导演选演员时,忽视了作品的题材、受众的审美心理,起步就是错误的,在这部作品中,鹿晗并未发挥出自己的演艺优势,虽然不能说鹿晗在演戏方面没下过功夫,但明显他是属于颜值大于演技的偶像派。这种题材的电影,起用流量明星,的确很难扛起票房的大旗。”田金双说。

  鹿晗仅余的流量没能贡献给电影票房,反而让他在告别“顶级流量”的路上越走越远,人们不禁要问:鹿晗们的流量时代真的结束了吗?他们将何去何从?

  流量艺人如何转型?

  资深经纪人:要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

  实际上鹿晗遇到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和他同类型的艺人们普遍面临的现状,转型和摆脱流量标签是当务之急。

  田金双认为,鹿晗们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寻找机遇,首先提升演技,其次进行相应的商业转型。鹿晗想要转型,就需要在作品上下功夫,但他不是影视科班出身,更不是实力派,所以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田金双建议,可以不必急于接拍影视作品,而是先介入短视频的拍摄。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逐渐开始向影视业发起冲锋,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权,视频社交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暖男人设的演员郭冬临,以及王祖蓝、罗志祥、薛之谦、吴亦凡等艺人,都通过这种方式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鹿晗想要打翻身仗,最直接最好的方式就是介入短视频,把自己的优势通过短视频再度预热。

  田金双认为,以前艺人百分之六十的收益来源于商业广告,但现在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很多网络达人、博主的带货能力直接赶超传统艺人和“小鲜肉”。影视也在向短视频转化,“这种情况下鹿晗以及他背后的操盘者也应该进行重新思考,仅仅依靠运气、机遇是不够的,现在包装呈现多元化,对于一个艺人的演艺实力和商业突围也形成挑战,同时这也是绝佳的机会。”

  徐建军则认为,流量艺人在接拍作品之前要对每一部作品认真把关,并且要量力而行,以自己是否能把握、胜任角色为最主要的出发点,这样才能通过作品为自己加分,同时也是对作品的重视和对观众的尊重,有了立得住的作品,自然就会得到观众和业内的认可。

  文艺弹

  称选错鹿晗为哪般?

  《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在最新接受某自媒体采访时称自己用错了鹿晗,此番话语上了热搜。滕导这么做确实有“甩锅”嫌疑,整体上看似护着鹿晗的——“鹿晗真的很好”、“技术上我对鹿晗没有意见”,但是,话外音里还是在说用错了鹿晗导致全盘皆输——“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真的不是鹿晗不好……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好”。

  但是,早先滕华涛在影片上映之前的说法可不是这样的。他表示自己看小说时就觉得这个角色与鹿晗很吻合:“江洋身上有‘少年感’,鹿晗很适合,而且鹿晗非常聪明,他对于导演的要求变化很快,而且很准确,此外因为他会跳舞,所以动作协调性比较好,一些打斗的场面完成度比较高……有一场是我们最后杀青前拍的那场,就是在飞机上听到灰鹰小队的人牺牲了的消息,他表演的不光是哭,内心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非常好。”

  鹿晗在《上海堡垒》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无须特意洗白,但也无须再黑。但是,作为一名资深导演,在影片上映前后对于一个演员的判断就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给人的感觉明显是在根据舆论风向而推脱自己的责任,这种行为就有点不仗义了。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作品往往会被特别标注为“某某导演作品”,这说明导演对于一部电影承担主要的责任,一旦成功也会享有所有的荣耀。而演员是十分被动的,导演、编剧、剪辑的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影最终的呈现质量,一个演员在演戏时看不到影片的整体,他看到的只是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片段,演员根本无法左右整部电影的风格与节奏。

  而导演的一个功力所在也是调适演员的表演,一旦发现演员的表现与类型不符,那么导演是应该最迅速的感知者,他需要快速地与演员沟通,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鹿晗的表演与科幻不符,那么导演为何不帮助他改变?不能仅仅因为鹿晗的偶像身份树大招风,就觉得后悔。

  既然滕华涛导演之前已经在微博上进行了道歉,那干脆就担当到底,从剧本和执导水准上找到缺憾;或者干脆就沉默蓄力,为下部作品而去积极地准备。这时候还忍不住寂寞,受不了委屈,想着借自媒体大号为自己的利益说上两句,那就是把做人的格局都做小了。如今对外说话的渠道确实挺多的,想辩解、想宣泄分分钟就能实现,但是,古语说得好,言多必失,尤其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做好自己、谨言慎行,恐怕才是最正确的路。

  文/本报记者 肖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