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马克龙会见扎里夫:形式大于内容

2019-08-27 04:06: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国际观察)马克龙会见扎里夫:形式大于内容

  新华社记者彭梦瑶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25日受法国方面邀请,抵达正在举办七国集团(G7)峰会的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比亚里茨,先后与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和总统马克龙会面。对于这次突然安排,英国和德国表示支持,美国不置可否。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展示马克龙和法国外交能力的意义大于在推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的实际作用。

  显示外交能力

  扎里夫25日抵达比亚里茨后,先与勒德里昂见面,随后马克龙加入会谈,与扎里夫交流了大约半小时。据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消息,英德两国外交官员也到场参加了部分会见,扎里夫没有和美方人员接触。整场会谈活动持续大约3小时,会后扎里夫直接乘机离开法国。

  法国方面强调本国在促成此次会谈中的作用。爱丽舍宫称,法国事前将双方会见安排告知了G7其他国家领导人,其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由马克龙“亲自通知”。马克龙对媒体说,他24日与G7领导人共进晚餐时取得了各方对通过法国与伊朗沟通的认可。

  分析人士认为,马克龙的外交思路是优先单独与各国领导人发展私人关系,通过双边会面促进多边外交。在面对各种冲突危机时“与所有相关方对话”,如果可能则扮演中间人角色,以突出法国作用。他在峰会前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法和此次G7峰会期间会见扎里夫都体现了这一思路。

  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智库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专家罗伯特·马利认为,马克龙邀请扎里夫见面有利无害。“如果他成功了,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如果失败了,也没人会怪罪他。”

  对于这次会面,英德两国表示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各方都认为争取对话机会好于刺激局势紧张。

  会后,法伊双方均对这次会面给予正面评价。爱丽舍宫官员说,会谈“积极并将继续下去”。扎里夫则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前路艰难,但值得尝试。”

  实际成果有限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法伊双方及英德两国均给予好评,但此次会面似乎并未能在伊核问题上取得实质成果。

  有伊朗官员透露说,伊朗希望能够每天出口至少70万桶原油,并逐步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天150万桶,只有这样才能同西方国家重启有关核协议的谈判。此外,伊朗不接受就其弹道导弹项目展开任何商谈。

  爱丽舍宫说,马克龙也希望说服特朗普允许伊朗在一定时期内出口一定数量的石油,条件是伊朗做出并遵守限制其铀浓缩活动的保证。为此,马克龙还在24日中午与特朗普单独共进午餐,但未能说服后者接受这一提议。

  对于美方对此次法伊双方会谈并未表现出强烈不满,总部位于巴黎的智库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顾问弗朗索瓦·埃斯堡分析说,法方邀请扎里夫在G7峰会期间见面从华盛顿的角度看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主意,但这也并没损害到美国。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马克龙会见扎里夫可能会给眼下并不融洽的法美关系火上浇油。法国资深媒体人多米尼克·加罗说,美方对马克龙这样存心展示美国外交孤立的做法恐怕心存芥蒂,因为这使美国自二战以来确立的西方盟主地位受到公然挑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