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培养良好家风筑牢“廉防线”

2019-08-27 17:44: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狐假虎威罔顾社会规则干部家属负面新闻频发

  培养良好家风筑牢“廉防线”

  ● 近年来,党中央查处了大量违法违纪案件,家风不正是主要原因。许多贪腐案件背后都有“贪内助”活跃的身影,很多腐败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自身党性修养不够、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是部分领导干部家风不正、腐化堕落的重要原因

  ● 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积极培养“廉内助”,营造优良家风,筑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是反腐防线前移、遏制全家腐的有效措施

  继渝北保时捷女车主交通违法纠纷事件后,又出现了河南平顶山一副检察长家属打人事件。

  8月19日,平顶山一副检察长的妻子岳某静与岳母杜某拦截公交殴打司机的消息在网上曝光。据公交司机娄某珍称,7月23日,其与乘客杜某发生争执,杜某下车后喊来女儿岳某静拦停返程公交,并殴打娄某珍,声称“不怕犯法”。

  8月21日,平顶山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通报称,新城公安分局先后以殴打他人依法对违法行为人杜某行政拘留13日并处罚款800元,对违法行为人岳某静行政拘留14日并处罚款900元;以公然侮辱他人对违法行为人娄某珍行政拘留3日。

  此外,浙江省金华市纪委监委近日通报称,对东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卢洪标“双开”。根据通报,卢洪标不仅被指利用职务便利,大搞权钱交易,大肆敛财,还有“家风不正,为亲属违规经营干预执法活动、无息低息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借款,纵容其子奢靡享乐、参股管辖范围内的企业”的表述。因官员被调查通报中少见“纵容其子奢靡享乐”的表述,“家风不正”问题与社会痛点产生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的家属由于太过高调,以“特权者”的身份出现,罔顾社会规则和他人合法权益,使气任性,作出的行为让公众震惊不已。

  官员家属屡晒权力内心膨胀藐视法律

  8月2日,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四川省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受贿案,对被告人严春风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60万元;对严春风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严春风当庭表示认罪服判,不上诉。

  2018年5月18日下午,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了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

  在此前的一周,先是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严书记女儿”的妈妈在一幼儿园家长群里飞扬跋扈的言辞。随后,网上曝光了署名为“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写给省委组织部的情况说明,称其已与涉事幼童的母亲离婚,对相关情况并不知晓。

  然而,网友继续深挖细究,曝出了更多信息。“四川严春风”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四川省纪委监委对此及时回应、迅速行动。有业内人士称,四川省纪委监委的快速行动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已经进一步推向深入,不仅要狠抓严管违纪官员,官员的家属也绝对不应例外。

  有网民说,“严书记”落马了,这位“严夫人”立了头功。虽然严书记回应,其与“炫夫”女子“严某某妈妈”已离婚,试图将此理由作为抽身舆论风潮的救命稻草,但他最终还是因违法锒铛入狱。如网民所说,就算没有所谓的“神队友”,严春风守不好廉政的家门,其腐败行迹还会在其他方面、场合暴露。

  同样,还有前不久发生的“保时捷女车主”事件。保时捷女车主李某以肢体语言晒出了权力的傲慢、权力的霸道。她在视频中扬言:“红灯从来都是闯,打个电话全部改。”由此,其丈夫、某派出所所长被“起底”,先是所长职务被免,后又遭立案调查。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一系列涉及官员家属的事件,反映出一些官员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是被亲属、配偶、子女“坑”出来的。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风气造成官员家属晒权力事件,很多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属觉得自己亲人是领导干部、有权有势,就认为自己也可以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内心十分膨胀。而且这些人平时得到权力的庇护,也习惯了被照顾,以致藐视法律和制度的权威,才会出现这些现象。”庄德水说。

  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家风不正腐化堕落

  有人说,严春风如果不是幼儿园老师信息发错了群,如果不是前妻在家长群大发雷霆,如果没有人把群截图发上网,如果不是前妻看起来身家不菲手眼通天,他也许会安稳地继续当他的市委副书记。不过,没有如果。与其说这起家校矛盾让严书记陷入了一场网络舆情危机,不如说这是官员面临的家风危机。

  正可谓,家风不正,祸患不远。细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接受调查的大小官员,“大”到江苏省原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广东省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小”到上述“火遍全网”的“严书记”以及“保时捷女司机”的丈夫“童所长”。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老虎狐狸”还是“蝇贪蚁腐”,造成他们或是触犯底线身陷囹圄,或是舆论四起停职待查的关键因素,便是思想堡垒禁不起“亲情贪欲”的侵蚀、心理防线受不住“家庭奢念”的腐浊,如此“家风不正”“家门不端”,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党员干部“初心蒙尘”“使命不再”。

  “虽然党的十八大之后强调了党员干部要严管家属,但领导干部身边人飞扬跋扈、甚至特权的问题由来已久。不管领导本身有没有违纪违法的问题,身边人也要有责任意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说,比如“严书记”“童所长”事件中连带出来的这些领导,本身也存在违法违纪问题,所以免职甚至承担更严重的责任也是必要的,“如果领导本身严于律己,很大程度上也不会形成这种滥用职权的不健康家风”。

  “有些官员自己做得确实不错,但对亲属管得不严,比如《人民的名义》里面的李达康,这种对亲属监督不严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没有管好家人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失职、失责。”庄德水分析说,表面上看这些领导干部可能自身没什么问题,“但他的亲属滥用权力,其实就是受到了不健康家风的恶劣影响”。

  近年来,党中央查处了大量违法违纪案件,家风不正是主要原因。许多贪腐案件都有“贪内助”活跃的身影,很多腐败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不正是导致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根源,其背后的原因是深层而复杂的。

  例如,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志伟,“为政不廉、公私不分、家风不正”;福建省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镇城,“违反生活纪律,家风败坏”。

  自身党性修养不够、纪律规矩意识淡薄,是受访专家普遍认为的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家风不正、腐化堕落的重要原因。

  也有专家认为,当前,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的重要原因。家风一直被视为是领导干部个人或家庭的私事,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此外,由于家庭腐败形式多样、手段较为隐蔽、侦破难度较大,因而未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和监督。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积极培养“廉内助”,营造优良家风,筑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是反腐防线前移,遏制全家腐的有效措施。反腐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使其不能腐、不敢腐。

  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注重家教重塑家风

  春秋时期的宋国人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其官越升越谦卑、越低调,体现的恰恰是正确的权力观。正考父为官用权的态度值得后人学习。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古语云“诗礼传家,不名则利”。家风,又称门风,它赖于家庭成员而产生,更是整个家庭发展传承的主旋律。正是“家风正则后代正,家风淳则民心淳”,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更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强化家风建设不仅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讨论的一项议题,对于领导干部自身作风建设而言,更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早在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便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同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的形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领导干部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自己的家庭,这既是自己的责任,也是组织的要求,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廉洁,不仅要看他自身,还要考察他身边的人,特别是亲属、配偶、子女的廉洁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党内的法律制度建设针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关键少数,盯住主要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一个是盯住党员领导干部身边的人,真正把党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庄德水说,当前,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已被纳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划出了纪律底线,提出了刚性约束。

  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新增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要整治权力腐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除了对主要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之外,还要把监督的触角延伸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人、家庭中。从家庭入手,重塑家风。”庄德水说,目前相关的制约是关于亲属经商办企业的行为,还有限制亲属在所管辖范围内的提拔重用,但对于日常生活还没有成熟规定。

  庄德水建议,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自我约束,建立良好的家风,对家属进行教育和约束。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和管理,促进领导干部和家属的自控能力。并且,党纪要严于法,真正发挥党纪的作用。

  任建明则认为,应当标本兼治,通过整体权力体系的改革、民主政治的推进等,来保证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而破除官本位、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观念,才是最根本的。(记者 赵丽 实习生 程雪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