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激动喊话”贫困户的女干部,是这样想的……

2019-11-01 19:35: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一段名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刷屏,视频内容为一位戴着眼镜、身着黑色衣服的女干部激动喊话“教育”群众,让大家不能“等靠要”,脱贫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这是一名怎样的干部?当时的真实情景是什么样的?请跟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近当事人李波。

“希望大家不要关注我个人”

要带动群众脱贫,不仅要讲政策,也要找问题,更要做示范

视频中的扶贫干部是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级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李波,今年8月27日,她被组织派到今年计划脱贫摘帽的墨江县新安镇担任脱贫攻坚督导员,督导当地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找问题、补短板,努力如期实现脱贫任务。

10月17日,李波来到新安镇南汉村入户了解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需求以及脱贫的短板。在入户过程中,她发现群众的住房保障基本实现,部分贫困户也住进了新建的房屋,但家里有些脏乱,个人卫生和人居环境存在一些问题。

“住进了新房,但还没养成新习惯。”李波说,中午自己来到村委会给村干部反馈看到的情况,村干部还想邀请她去入户检查其他几户的卫生,被她婉言拒绝。“刚才已看过几户,有的贫困户家里卫生有些脏乱,还是要想办法让老百姓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愿意打扫、主动去做。”

“干脆带村民来次大扫除吧。”李波提议。午饭过后,村民们被召集到篮球场开群众会,然后大扫除。当天有几十名村民陆续来到篮球场,李波在说完入户看到的情况后,就开始了宣传教育工作,这才有了视频中的一幕。

这段“扶贫女干部激动喊话贫困户”的视频成了微博上阅读量较高的热门话题,李波的“激动喊话”意外收获了点赞无数。很多网友留言说,这位女干部不是在骂,只是摆事实讲道理,是在教育、帮助、引导贫困户,虽然她的情绪有些激动,却说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道理,值得点赞。

李波说,她主要是来帮助当地查找并解决脱贫的短板和问题的。此前,通过参与镇沅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她总结了一些经验:要带动群众脱贫,不仅要讲政策,也要找问题,更要做示范。

对于是谁拍摄的视频、又是谁上传到网络上的,李波自己也不知道——当时在场人多、她又投入,根本顾不上这些。但她希望大家不要关注她个人,而是去关注、关心参与脱贫攻坚的群体,大家竭尽全力让贫困群众脱贫,同步奔小康。

自己过了苦日子,知幸福来之不易

所有的幸福生活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奋斗来的

出生在镇沅农村的李波,很早就与扶贫工作打交道,而她也是通过努力实现脱贫的典型。

“我也过了一些苦日子。”1975年出生的她,有5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她住过茅草房。后来,为住上土基房,她和兄弟姐妹一起和过泥、打过土基。再后来,才慢慢住上了土木房、砖瓦房。

李波的父母靠种植水稻和玉米为生,两口子都很勤劳,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还是经常得到别人的接济。“过去我也有些自卑。”李波说,成长过程中,她逐渐感受到父母不容易。

在李波印象里,即便家里贫困,奶奶和母亲还是特别讲卫生,锅碗刷得很干净。由此她从内心觉得,即便再穷再苦,也要把自己、把家里收拾干净。

“生活就像照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李波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从家里要走20多公里山路才能到学校,哪怕这样,她也没有觉得辛苦,反倒觉得要感恩。

因此,在群众会当天,李波才会说“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吃穿不愁,还有什么理由不把生活过好?”

李波觉得,所有的幸福生活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奋斗来的。正因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更要奋进、要感恩。

文绉绉地宣讲,有时效果不理想

如果是“老油条”,就说得重一点,点出具体的人和事,让大家“红红脸”

“我想让大家有些改变。”对于视频中的激动喊话,李波说,自己当天的嗓门的确有些大。因为当时在篮球场上,来的群众多,她主要是为了让后面的群众听清楚——如果开个群众会,下面的群众都听不清,那效果肯定受影响。所以,她站到了一堆石子上面,这样可以看清群众,以便调整宣讲的内容和节奏。

在这次宣讲前,李波也到过南汉村,虽然这里已基本脱贫,但少部分群众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人居环境也亟待提升。

“喊话”后没多久,就要下雨了,卫生眼看要打扫不成了。李波问大伙儿,“你们是要回家,还是继续开会?”让她没想到的是,大部分群众都说要继续开会;李波就把会场转移到了村委会。随后,她看见外面天气变好,又组织大家从村里的卫生死角开始扫除。劳动中,她还没忘了继续宣讲:“打扫干净了,环境好了,你们生活也更舒服。”

“打扫这么干净,心里亮堂了。”大扫除结束后,一位老人悄悄说,有个多年的垃圾堆都被清除了。

李波认为,做群众工作既要春风化雨讲政策,也要实事求是讲问题,照着稿子用文绉绉的话去宣讲,有时效果不是很理想。

“还得针对具体情况,要说到老百姓的内心和痛点。”李波说,自己在宣讲过程中不是每次都这样“喊话”。如果村民积极上进的,那就响鼓不用重锤,如果是“老油条”,就说得重一点,点出具体的人和事,让大家“红红脸”。“之前有个懒汉,我上门说了几次大道理都没用,老是要这要那,没办法,我‘骂’了他几顿,现在,他自己出门打工去了。”

“我们贫困户不能掉队”

首先要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虽然是督导员,但她一直没把自己当干部。她说用自己的经历讲述,更容易和群众有共同话题,更能起到说服作用。

镇上的食宿条件比村里好,但有时去的村太远,或工作内容较多,回不到镇上,李波就在老百姓家借宿,这样更方便了解群众的诉求、打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贫困地区,首先要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李波说,长时间处于贫困边缘的少部分贫困群众,会有种“有饭吃、有酒喝”就满足的心态。如果不及时扭转他们的心态,就可能让其他人产生不满,觉得他们好吃懒做还有政策保障,自己没日没夜地干,生活也就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思想工作。”李波经常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实例,给群众立“标杆”、树“榜样”。她说,“国家富裕了,对我们帮扶也就多了,我们贫困户不能掉队。”

李波来自镇沅县,精准扶贫以来,该县率先创办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破解素质贫困难题;通过创新基层民主治理,唤醒群众内生动力。她想把镇沅的经验进一步推广,“人的精气神和内生动力息息相关。”(记者杨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