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省生猪存栏回升市场供应平稳

2019-12-02 18:52: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全省生猪存栏回升市场供应平稳

每天7500头生猪保供京津

这几天,位于石家庄赞皇县的河北双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在建养殖基地内,工人们加班加点施工。双鸽公司食品质量安全总监李文生介绍,公司在现有4座养殖场、年设计出栏生猪28万头的基础上,在赞皇县、行唐县打算新建2座养殖基地,增养补栏,保障京津冀猪肉市场供应。目前,该公司供应京津市场的猪肉每月可达100余吨。

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通过稳产保供和疫情防控两方面努力,截至10月底,我省生猪生产已连续5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全省猪肉市场供应平稳,替代品生产稳中有增。据近期行业统计,全省每天调出生猪2.5万头,其中调往京津约7500头。

三地联防疫情,“密罐式”防控成效显著

我省是生猪生产大省,同时也是生猪外调大省,保障着京津庞大的猪肉消费市场。在严防非洲猪瘟疫情方面,京津冀都采取了防控措施。

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化世鹏介绍,京津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要求三地生猪领域保持密切交流。为此,三地升级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及资源共享机制,共同推动畜牧生产、屠宰行业、疫病检测、检疫监管等信息和数据共享。我省执行的生猪养殖防疫“密罐式”管理措施,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方面成效显著。

何谓“密罐式”?李文生告诉笔者,双鸽公司的生猪养殖基地实行全封闭、全密闭、全隔绝的管理方式,进入猪场的人员严格执行隔离48小时的管控措施,先洗澡、更换专业服装,再经消毒、检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所有车辆和物料都要经过清洗、消毒和烘干等洗消程序,避免与外界直接接触。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来,我省压实生猪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强化监测排查、扑杀、封锁、无害化处理、消毒灭源等各项措施,严禁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指导屠宰场配齐检测设备,加强非洲猪瘟常态化自检。建立“三地一体、合力联防、统一联动”的京津冀非洲猪瘟联防联控升级机制,确保猪肉产品安全稳定供应。

借力京津科研优势,承载京津外埠基地建设

根据30个行业价格监测点统计,截至11月26日,全省仔猪均价每公斤68.67元,销量恢复至疫情发生前水平,商品猪留种现象增多,生猪价格每公斤29.71元,预计每头盈利3000元左右,养猪户补栏积极性高涨。

“今年内,确保生猪存栏止跌回升,猪肉市场供应不断档。明年,使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新希望、牧原等国内生猪领军企业正积极在我省投资建场。新希望六和集团公司在石家庄深泽县新建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于10月底开工;牧原公司在邯郸、邢台、衡水等地新建5家规模养殖场,可每年新增出栏60万头;正邦集团在宁晋县投资新建1家年出栏60万头的大型猪场。

据统计,我省计划新建、改扩建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450家左右,投资约97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增加存栏量260多万头。

化世鹏建议:“将河北定位为京津生猪供应的大后方,承载京津外埠基地建设。同时,京津可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开展优良种猪选育,实现三地生猪养殖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北京市外埠基地建设工作起步较早,最新的政策文件也提出加大对外埠生产基地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保证猪肉市场供求稳定。

日前,天津农业农村委制定的生猪稳产保供措施中提出,强化与京冀等周边省份对接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在外埠建立基地,生猪产品返销天津,确保2021年猪肉综合自给率达70%以上。(记者郝东伟 通讯员马修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