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女人:“配角”颜如晶:早已找好自我定位

2019-12-08 20:24: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见到颜如晶时,她刚从一家拳馆打拳归来,因为一档综艺节目,打拳如今成了颜如晶日常释放压力的重要方式。“与其说发泄,不如说放空,我觉得这跟喜欢跑步的那些人一样,就是能有一个脑筋放松的时间,不用思考、不用烦恼。不过,后来我发现打拳其实也需要思考,但我还没到那么专业的阶段,所以还好。”

《奇葩说》第六季已经播出近半,颜如晶也跟着忙了起来,但参加辩论赛仅仅只能算是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能导致其焦躁的,是她正在筹备的炸鸡店。

从马来西亚来中国发展的颜如晶,已经找到了自己在娱乐圈的生存之道,“艺人就是一个被选择和被动的职业,机会来了或没有工作的时候也不要想太多。”

虽然没有长远的规划,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给自己做一些计划,“刚来北京的时候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导演,后来是做一个节目制片人,我都做到了,但是并没有吸引我能够继续做下去,这一次做炸鸡店也是我酝酿了两年多的计划,希望可以好好坚持下去。”

减肥真人秀

只为打一场真正的拳击赛

采访当天颜如晶穿着厚厚的帽衫,但并没有显得很臃肿,她瘦了。

此前参加的减肥塑形节目《头号行动派》,让她在4个月的时间里,瘦了差不多16斤。

这档节目对颜如晶意义重大,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一方面体验了一把真人秀,另一方面圆了小小的梦想——打一场正式的拳击比赛,因为以我的年龄、身材,以及水平是没有办法参加正规比赛的。但是节目组为我搭建了一个这样的舞台。”

看过《奇葩说》和了解颜如晶的人都知道,私下的她很文静,不爱说话,但是一到辩论场上就像换了一个人,战斗力极强。

所以在这之前,几乎没有真人秀节目找她,大家都觉得颜如晶更适合语言类节目。

“我本身也很喜欢运动,就自己录了vlog,然后开始收到邀请,其实我非常想参加这种运动减肥类的节目,虽然要一遍遍告诉大家自己的体重,一直被叫‘86公斤颜如晶’。”但她太渴望那场比赛了,“因为很刺激,包括我身边的工作人员、我的家人都觉得这个东西太刺激了。”

“拳击比赛就是肉搏战。”“我们打了一辈子辩论赛都是动口的,从来没动过手,我那时候还叫了大王他们一起去看,大家都觉得好血腥、好暴力。”

为什么那么喜欢拳击?“其实我外表文静,内心很狂野。”颜如晶说自己一直很喜欢竞技类的比赛,“我从一开始接触拳击就发现这个运动很考验人,从心理素质到思考能力,再到临场反应,都是一种锻炼和挑战。”

质疑和批评

纠结,胜负欲到底该不该有

作为《奇葩说》的元老级辩手,颜如晶对自己很有信心,甚至分析过自己在辩手中的优势:“我说话比较浅白,接地气,转化率高,所以大家会觉得说得有道理,这是我的优势。而且我其实是一个可复制性不太强的人,因为每一季都会有人被说像谁的风格,但从来没有说像我的。”

她把《奇葩说》中的选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底蕴深厚的博士、学霸,另外一类是生活经历丰富、烟火气很重的一群人。我属于两者中间的一拨人,读过一点书,有一些生活经历,但相比之下又很平淡。所以,我就是一个很好用的配角,很早就找好了自己的定位。”

上一季中,颜如晶其实面对了很多挑战,她当了队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批评。“我被骂得很厉害,它让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前几季我还是小孩子,是团宠。能进决赛就打一下,没进也没关系,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第四季。去年变化比较多,最开始听到恶评的时候我很纳闷,大家都觉得我胜负欲太强,其实到底应不应该有这么强的胜负欲,到现在都是我很纠结的事情,但这一季我其实有放宽一些。确实我让观众有一些不适感,需要反省一下。”

相比对节目的热情和新鲜感,颜如晶其实更担心观众对她失去新鲜感。“我的辩论能力都是一以贯之的,从我人生的变化到我的论点变化、风格的变化,都算少的,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她觉得这是自己的优点,并且应该保持下去。

会说的女孩

曾患自闭症,舞台令她放松

颜如晶小时候因社交恐惧,曾患上自闭症。“小学时其实活得还蛮快乐的。”初中她上的是寄宿学校,要离开家人过全寄宿生活,“你会发现跟人相处是一门学问,我这方面真的太差了。”13岁那年,是颜如晶自闭状态最严重的阶段。

第二年,妈妈把她转去了姐姐的学校。除了治疗,爸妈鼓励颜如晶加入辩论社,“家长都会想得很简单,觉得你不会说话那就学学怎么说话吧,就像身体不好,就去练武,是一样的。”

第一次参加辩论赛,颜如晶发现自己简直太适合了。私下跟人交流,对颜如晶来说,总会让她感到紧张,但站在舞台上面对大众,她却异常放松。

让她记忆最深的,是高三的一场辩论赛,她也是在那场辩论赛上,找到了自己现在的风格。“我一开始的风格并不是这种谈笑风生,只是个很严肃很传统的辩论员。高三那场比赛下来后,我的教练说:你一定要记住刚刚的这种感觉。所以我记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来中国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刚到北京时,她曾抱着观望的态度,“最大的冲击就是这里的人,能力很强、年纪很小,却能干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我最焦虑的地方,但我那会儿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只是来看看世界的。”

一年后,颜如晶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了全新的价值观,她也要融入这个社会。这几年,她似乎已经找到了生存态度,“小富即安,不要太慌,当你突然富起来的时候是很容易被金钱所迷惑的。只有保持平衡的心态,才不会在演艺事业里过得那么焦虑和痛苦。”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