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9年,全球变暖正悄悄改变地球的模样

2019-12-28 18:58: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9年临近尾声,这一年,世界在前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变化。

  冰川融化改变了北极地貌、海平面上升让城市慢慢消失、栖息地被毁可能让小丑鱼从地球上灭绝……

  你知道吗?全球变暖正悄悄地改变着地球的“模样”。

  冰川融化改变地貌,城市在消失?

  2019年11月,意大利威尼斯经历了自1872年以来最危险的一周,整个水城被淹了个底朝天,遭遇“末日般的破坏”。有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威尼斯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被全部淹没,彻底消失。

  威尼斯的洪水已然退去,但美国阿拉斯加州沿海小镇基瓦利纳的水,却无法退去。因海平面上升,这个小镇面积正不断缩减。到2025年,这里就会被海水淹没。

  人类居住的城市,说淹就淹,说没就没?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或许都源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南北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

  这些冰川本来安静地“沉睡”在两极,雄壮美丽。但是,气温升高却让它们慢慢融化消逝。当冰川褪去,冰下的岛屿显露出来,北极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变。

  科学家警告称,北极圈中的格陵兰大片冰层的融化速度比预期快许多,在21世纪末之前,恐让全球数百万人面临洪灾风险。

  冰川融化背后,是变暖加速。自20世纪90年代起,北极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2倍。过去6年,更是北极地区最热的6年。

  北极圈边上的俄罗斯,甚至可能因此修订课本上的气候带边界,而以严寒著称的首都莫斯科,也打破了133年来12月的最高温,并因降雪少无缘白色圣诞。

  气候变暖威胁栖息地,物种在灭绝!

  气候变暖还严重威胁到了北极的象征——北极熊的生存。2019年北极海冰数量显著减少,习惯在浮冰上生活的北极熊,失去了厚厚的冰层,难以捕猎食物。很多饥饿的北极熊被迫去村庄觅食。

  同样面临生存威胁的还有万里之外的孟加拉虎和深海中的小丑鱼。

  位于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孙德尔本斯地区,是孟加拉虎的主要栖息地。由于海平面上升,这一地区预计会在2070年彻底消失,这里的孟加拉虎也会随之灭绝。

  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可爱的小丑鱼“尼莫”,也正面临威胁。小丑鱼对栖息地相当挑剔,如果它们的自然栖息地珊瑚礁继续受到破坏,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只能在电影中与它们“见面”。

  也有一些生物已经与地球告别。今年2月,澳大利亚官员正式把珊瑚裸尾鼠从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录,转移到了灭绝类别。这是第一种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类动物。

  科学家认为,未来几个世纪,气候和人类的活动可能会毁掉三百多种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也许会有更多物种从“濒临灭绝”走向“灭绝”。

  呼吸的空气日益浑浊,人会变笨?

  全球变暖不仅关系到冰川融化、物种灭绝,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还会导致早产率增加、GDP减少,甚至让智商变低。

  气温变暖为何会增加孕妇早产几率?研究发现,当气温超过32.2摄氏度时,出生率增加了5%,妊娠期长度平均缩减了6.1天,有些婴儿甚至会提前两周出生。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让人变笨。目前,已经有大量相关证据表明,人类认知功能与吸入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在不通风的房间里学习,学生成绩会下滑。

  美国一名教授表示,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继续高速上升,室内二氧化碳也将攀升,到了2100年,人类将变迟钝。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如果忽视气候变化问题,全球人均GDP将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降低7.22%。

  少吃肉、少开车,这样做关系地球未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警告称,如果不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2030年之后,地球会迎来毁灭性气候。地球留给人类的好日子,或许只有10年了。

  应对全球变暖,不仅需要各国从宏观层面作出努力,普通民众也可以用切身行动做出贡献。

  联合国专家给出了看起来简单易行的建议:多吃菜、少吃肉。报告认为,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会加速全球变暖。我们只需要适当地减少一些肉食,就能为减碳贡献力量。

  其次,汽车尾气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平时出行时,应尽量选择公交和单车等绿色方式,既能减肥,又能环保。

  此外,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等行为,也有助节能减排。

  2019年,气候变暖对地球的深刻影响,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应对气候变暖,刻不容缓。(张奥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