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云养”导盲犬模式上线 领养人需支付费用

2020-10-23 09:09:5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云养”导盲犬模式上线

  领养人需支付费用 11月进行第一次财务披露

 

  对视障人士来说,免费领养一只导盲犬后,就如同拥有了一双眼睛,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而训练基地面临着导盲犬淘汰率高,人工成本、基地开销大等多种困难。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广州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已经上线导盲犬“云养”模式,以此吸引爱心人士进行社会捐赠。

  首创云养导盲犬模式的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工作人员表示,将公开透明向公众披露导盲犬基地的运行情况,并且邀请云养“捐赠人”一同参与导盲犬基地的监管工作。

  “云养”导盲犬上线

  饲养者多是年轻人

  “在几天前刷微博时看到了这样的消息,说是可以‘云养’导盲犬,我就动心了。”大学生小刘说,每个月需要支付10元钱,线上领养,群里会不定期发布受训的导盲犬的现状,“我明白这是一种公益活动,其实我是向导盲犬训练基地捐出了自己的一点心意。据说每只导盲犬的投入需要10多万元甚至20万元,而走上岗位的导盲犬都是被盲人免费领养,所以作为年轻人,我们也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公益。”

  另一名参与云领养的小戴看过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领养了一只名叫“海伦”的犬。“我看到海伦这个名字,就想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所以我就选了‘海伦’,支付了几十元的云养费用。”小戴说,她已经被工作人员拉入“郑州爱心导盲犬学校家长群”里,“现在群里每天会准时放出导盲犬的训练视频和照片,说明今天训练的内容以及导盲犬的状况,反正挺可爱的。10元一个月,我先云养几个月看看后续。”

  基地不定期举行

  “家长”见面会

  据广州市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背景资料介绍,国际导盲犬联盟统计发现,每个国家中都有不少于1%的视障人士选择使用导盲犬。截至2016年,我国视力障碍人士已达1700万,即我国至少需要17万只导盲犬,但目前上岗导盲犬不足200只。

  导盲犬幼犬在5周大的时候需要接受首次个性评估和独处训练。评估通过后,7至8周便会被安排到寄养家庭开始基础训练。成长至12个月大,基地会再一次进行个性评估和体格评估,然后回到基地开始6至9个月的引导训练。能够多次通过蒙眼行走测试的,便可以寻找合适的视障主人进行配对。在训练过程中,只要出现人与犬只无法继续安全配合的情况,导盲犬将会被提早淘汰或除役。

  “云养的人进入家长群(云养者微信群)之后,我们每周都会反馈狗狗的情况,如果一只幼犬中途出了问题,不能毕业,中途被淘汰,我们会及时告知家长。”广州市赛北斗导盲犬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规则,“家长”将钱打入基金会之后,他们会向基金会申请拨付,基地的导盲犬幼犬部分是从国外引进,花费较大,只有部分能够毕业,对于没有完成“学业”的淘汰犬,会进行线下领养,由爱心市民领走,“不定期会举行‘家长’见面会,也不是完全线上看照片等。”

  “云养”导盲犬费用

  下月进行第一次财务披露

  “云养”导盲犬“领养者”捐赠的费用能否用于导盲犬?对此,该导盲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云养导盲犬项目因为是初步运行,而且不同导盲犬基地有不同经费缺口,所以服务中心初步会根据预算要求导盲犬基地开展工作,落实于导盲犬基地的经费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从筹款到第一次资助这些导盲犬基地是三个月一个周期。第一次资助申请在10月份才开始,预计在11月份会进行第一次财务披露工作。(记者 董振杰 实习生 李天翼 统筹/孙慧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