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体育:顶岗实习生姚俊飞在平昌冬奥会的“幸运”修炼

2018-02-23 09:19:24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实习初期,姚俊飞靠着卖力工作赢得了韩方团队的信任,之后是一个接一个的好运。 新京报记者 郭超 摄

姚俊飞是北京冬奥组委派到平昌的顶岗实习生。本来他的实习范围只有3个场馆,然而在20天的时间里,他几乎转遍了所有场馆、场地,还争取到机会参加了国际奥委会高级会议和观察活动。

“你要不来,我就煮方便面了,晚上凑合吃一口,还得写日志。”姚俊飞从旌善高山滑雪场回到住地附近已近晚上9点,退下肩膀上的背包,他衣服上留下两条背带摩擦的痕迹。“我实习的所有宝贝都在这个电脑里,所以得随身带着。”和记者说话间,他在炭火上暖了暖手。“我是幸运的实习生。”

敲开大门

卖力工作赢得团队信任

有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景观工作经历的姚俊飞,这次带着学习任务到平昌冬奥会顶岗实习。因为身材高大,同事们喜欢叫他“大飞”。

根据实习计划安排,这次来平昌组委会实习的岗位是3个雪上场馆的景观标识经理,平昌组委会提前已经给他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到这,看到我的证件只能去这3个场馆,当时有点蒙了。”如果只在这3个场馆实习,他这50天学不到全面的内容,甚至接触不到最好的场馆。

作为北京冬奥组委第四批派往平昌冬奥会的顶岗实习生,姚俊飞等9人于1月31日抵达韩国。次日,韩方对接人员与9名实习生进行了短暂的工作碰头会。

来平昌第一周,姚俊飞被派往距离住地近2小时车程的普光滑雪场。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他干脆打包行李到普光滑雪场实习的同事那里住。

一处逼仄的墙角,一个旧床垫子,姚俊飞在这里住了5天。没有被子;羽绒服就是被子,没有枕头;羽绒裤叠起来就是枕头。“那种滋味说不出来,不像平时出差,开始确实有些想家,但我必须想办法打开局面。”大飞暗自打气。

开赛前一周,普光滑雪场景观安装工作还有很多没完成。姚俊飞就和韩方的景观团队一起工作,凭着身体优势,他一次拉两袋物资往雪道高处爬。

第一天没经验,忘记戴手套,四趟物资运完,他的手指头已经冻麻木了。姚俊飞这些付出,韩方的场馆经理都看在眼里。“我当时就想,必须表现一把,让他们接纳我,我才有机会从他们那里掌握更多的信息。”

首次升级

拿到更高权限的通行卡

在普光滑雪场实习期间,姚俊飞遇到了国际奥委会形象景观顾问布莱德·科普蓝德先生,他们曾经一起工作过。布莱德指着大飞,跟平昌冬奥组委的设计总监说:“他,非常有经验,他可以帮助你们,我们2008年曾经一起工作过。”

“我发现他们没有景观摄影团队,2008年的时候,我们有专门团队,这对景观设计经验总结很有用。”姚俊飞发现机会来了,当场向平昌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提出,可以帮他们拍照记录,同时需要去更多场馆走走看看。

第一次“幸运”的降临来得这么突然。在大飞的争取下,平昌冬奥组委为他申请到有更大权限的“大通卡”,十多个场馆都可以去,而且通行权限都很大,可以进入场馆的大部分区域。为此,大飞的实习计划经过国际奥组委的同意,也做了相应调整。

“拿到升级卡我心里就踏实了,我知道这次我至少不会白来了。”大飞对自己的第一次“幸运”修炼很满意。

接下来的两周,他在阿尔卑西亚滑雪场工作了三天,用脚步丈量了建在山坡上的雪道,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休息日,平昌冬奥组委的同事建议他休息,闲不住的大飞自己联系进入到媒体中心和奥运村,观察这些同样重要场地的景观。昨天,是大飞到韩国的第20天,他已经把场馆群基本走完,只剩龙平滑雪场还没去过。

再次升级

15本核心资料搬回住地

大飞是老“奥运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在北京奥组委策划活动部做景观工作,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他去了清华景观设计研究所,继续了这方面工作。2014年,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时把他召回,参与申办报告景观设计部分的内容编写。大飞说,没想到还能与奥运再续缘分,没有任何犹豫就回来了。

形象景观工作的使命就是在于创造并呈现统一、综合性的奥林匹克品牌形象,从而反映这届奥运会的愿景;反映主办城市的形象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展示主办国的文化。建立一套可以瞬间被识别的、同时又是这届奥运会所独有的视觉语言。有之前的经验,大飞深知景观工作对奥运会的重要性。

“我想要资料,他们说总部有,安排我周末到(平昌冬奥组委)总部上班。”在平昌的第一个周末,大飞再次与“幸运”相遇。

他提出想看有关资料后,这里的负责人给他找来了十多本。“还有吗?”大飞试探地问,又找出几本。大飞心里暗喜,眼前这15本厚厚的资料,对他的工作来说都是至宝。“我记得特别清楚,在总部看了一天,看到晚上其他人都走了。”从会徽到吉祥物,到徽标、景观工具包、场馆设计,各种指南都在里面。“来平昌之前没想到能拿到这么多资料,从总部走之前我又提出一个我觉得挺非分的要求,我问他们这些资料可以带走吗?”大飞这次又成功了,两天之内,他把这15本厚厚的资料搬回了住地。

三次升级

意外参加高级别沟通会

在总部工作的第二天,他意外地参加了国际奥委会观察团的一个重要会议。这是平昌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以及其他几个奥运举办城市代表介绍景观策划情况的会议,他跟着平昌冬奥组委景观负责人一起来搬东西。国际奥委会的熟人看到他问:“你参加这个会吗?”大飞很笃定地说“No”。他知道,没有受邀的人员不能参会。

对于大飞的严谨态度,韩方景观总监十分赞赏。在进会场前,景观总监回头看了一眼大飞问:“你想参加吗?跟我们来,我们是一起的。”大飞喜出望外,作为随行工作人员,他捧着会徽模版、火炬模型进了会场。

在会议上,他听到了全方位的介绍,从会徽吉祥物设计、色彩图标怎么应用,到场馆景观设计、预算、人员、执行情况。也听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在其他场合根本不能获得的信息。下午,他作为韩方工作团队的一员,继续跟着“混”进了观察团,到现场了解标牌。

姚俊飞说,20多天里,这样的幸运总能降临他身上,他把更多的信息装进脑袋,照片装进相机,文字资料装进电脑里。还有一个多月实习工作结束,他要把所有的场馆都走遍,到时候,沉甸甸的背包里装的就是给北京冬奥会景观策划最宝贵的知识财富。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超 韩国平昌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