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万水千山“慰侨路”,历久弥坚“四海情”

2018-03-09 18:55:23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北京3月9日电 题:万水千山“慰侨路”,历久弥坚“四海情”

中新社记者 周欣嫒

春节期间赴海外进行慰侨访演,从某个角度来说,算得上一件“苦差”。正月里,千家万户尽享难得的团圆与放松时间,他们却要马不停蹄,穿梭在各个国家与城市之间。

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蔡国庆分别有连续31年和26年的海外慰侨演出经历。回忆过往访演的种种“艰苦”,阎维文历历在目:“从前演出要等到侨胞餐馆打烊,晚上12点才开始,场地只能安排在大学的阶梯教室、操场或小礼堂”;蔡国庆也记得,代表团曾住过汽车旅馆,吃着侨胞买来的盒饭,演出现场的音响会不时中断。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月21日,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随2018“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北美艺术团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演出。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可两人非但没将此视为苦差,自2009年,国侨办推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慰侨演出以来,反倒参加得更加积极,并享受其中。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如今春节文化“走出去”三大国家级文化品牌之一。该访演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网罗国内众多表演艺术家与顶尖院团,因高规格、高水平的演出,被广大华侨华人盛赞为“海外春晚”。

“四海同春”的品质之高,来源于演职人员对细节的不断打磨。

2018年澳门场演出,杂技《肩上芭蕾》技惊四座。台上,女演员孙艺娜在搭档的双肩与头顶轻灵起舞;台下,她曾为了完善表演,数度从搭档肩上滑落,即便带伤也咬牙坚持,一遍遍重复,不肯停歇。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2日晚,“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第十次在悉尼上演。图为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培训基地演员表演少林功夫。 中新社发 姜长庚 摄

大洋洲团一行,吉祥三宝的天籁之声让侨胞如痴如醉。妈妈乌日娜告诉记者,无论行程多紧,开声练嗓、保持状态都是三人每日必做的基本功。即便曲目相同,站位、眼神与动作也要反复确认。为让服装效果保持最好,她甚至一路自备挂烫机。

贾鸿宇是2018年“四海同春”欧洲团的灯光师。每场演出,他都要最早一拨来到剧场,检查灯具数量和摆放位置。入行18年的他表示,海外各剧场设备参差不齐,必须在既有条件下,尽己所能呈现最佳舞台效果。

“四海同春”的凝聚力之强,来源于每一位参与者的全情奉献。

2018年香港场演出,负责接待演员的侨胞李丽娟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首演前夜,一名舞蹈演员排练时不小心扭伤脚踝,李丽娟立即放下手头工作,陪着演员到医院检查,一等就是五个小时。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月28日晚,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办的2018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晚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这是该慰侨演出首次登上奥兰多的舞台。图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表演舞蹈《茉莉花开》。中新社记者 曾静宁 摄

奥兰多场演出,住在当地救世军老年公寓的老侨胞们,义务参加了志愿者工作。这批年逾古稀的“工作人员”介绍自己时说,“我们送盒饭、收拾垃圾、为观众引座位,做的都是不起眼的事儿”,因为“没想到自己七八十岁了,还能发光发热”,他们做得格外认真。

“四海同春”的号召力之大,来源于艺术团与侨胞结下的深情厚谊。

“四海同春”老朋友、歌唱家吕薇描述她今年在伦敦场的演出时说,三首经典旋律后,观众仍不尽兴,她即兴清唱起粤语歌《万水千山总是情》时,台上台下的合唱响彻剧场;“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吕薇在湖北民歌中发问,全场观众便齐声应道,“我来推你嘛!”

阎维文说,为侨胞演出,像是与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聊天。“你可以听出鼓掌是礼节性的还是由衷的。我们在台上,可以真切地感觉到侨胞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开心。”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3月3日晚,美国旧金山南湾硅谷地区举行“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文艺晚会,约2000名华人华侨到场观看表演。图为中国著名歌唱家蔡国庆演唱《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中新社记者 曾静宁 摄

蔡国庆说,自己曾在欧洲访演时腰椎间盘病发作。当地侨胞得悉后自发行动为他找药。有老华侨连夜驱车从外省诊所送来祖传秘方的药膏,“这一切一切都忘不了,那就是一份浓浓的亲情。”

青年歌手诺尔曼表示,加入“四海同春”艺术团,让她切身感受到华侨华人的期待何在,祖籍国对海外同胞的关心何在,艺术家前辈们的情怀何在。“这让人无法不身受感染,每年都想跟‘四海同春’走更多的路,去看望更多的同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