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专家:中国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正当其时

2018-04-12 14:44:36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4月12日电 国家发改委今日推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的署名文章《中国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正当其时》。文章指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是双赢之举,也是我国既定的开放举措,目前条件已经成熟。

资料图:民众正在超市挑选进口商品。<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资料图:民众在超市挑选进口商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文章全文如下: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几项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开放举措。习近平主席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向世界做出的这一宣示,标志着中国已从“审慎开放、渐进开放”逐步转向“扩大开放、主动开放”,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坚定推进新一轮更大力度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意志。

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是双赢之举

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任何国家都难以在一切领域做到绝对领先。现阶段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能降低外商投资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有利于增大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投资与创新激励,有利于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中国市场放宽外资准入,也会提高内资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生产效率,增加国内企业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过去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的两大法宝。改革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利用外资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追溯改革开放历程,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几乎都是从外资进入较早和最为密集的省市或地区率先试行的。外资进入充分发挥着“鲶鱼效应”,推动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40年来,外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开市场准入、利用外资既可以有效弥补国内相关领域投资的不足,又可以带动国内就业和增加税收。在进出口方面,外资企业进出口接近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0%;在工业产值方面接近全国的25%左右;在税收方面提供20%左右的全国税收;在就业方面提供了约10%的就业。外资企业还充分利用其国际职业培训经验,通过投入大量职工培训等人力开发资本,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劳动力向国际化专业人才的转变,提高了中国人力资源素质。现阶段我国资金相对充沛,外汇储备十分丰裕,进一步开放市场,需要看重的是外资质量,需要依靠的是经商环境,需要鼓励的是外资内销。

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利用外资,也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优化了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一大批跨国企业通过进入中国市场,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获得了超预期回报。

二、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已经成熟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中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已经成熟,到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窗口期。

中国全面开放的条件环境基本齐备。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开放,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经为建立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政治保障。同时,进一步开放也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巩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成果。此外,国内熟悉国际商贸规则、搭建经贸对接平台、国际化人才储备、人民币SDR、原油期货交易等都是推进全面开放的必要条件。

中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7年中国有115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入榜公司数量连续14年增长。高铁网络、核电、造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因此,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已经具备了在国内市场上同外资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质量以及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目前,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在加速释放。在上述领域加大市场准入开放、进口技术、设备和产品,将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是我国既定的开放举措

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中国正在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自主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中国通过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向世界清晰地表明,谁在拥抱开放,谁在开历史倒车。

十八大以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不断出台,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十九大报告同样强调,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具体到今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同样“有章可循”。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开放,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甚至连特朗普近日频频亮出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份报告也早已提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我国在制造业及金融等服务业方面加快开放步伐。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这充分表明,中国将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自主开放,不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改变自身的航向。中国主动提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向世界表明中国推进开放的决心以及维护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态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