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观察:中国制造业再开放 中外企业共享红利

2018-05-16 17:09:06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经济观察)中国制造业再开放 中外企业共享红利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即将推出全面开放制造业具体举措,不仅将为全球企业创造新商机,也将促使中国更深融入全球产业链,惠及国内民生。

资料图:某玻纤制造厂忙碌的工人。<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浪 摄
资料图:某玻纤制造厂忙碌的工人。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近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取消多个制造业外资股比限制,并表示正在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清单将把制造业开放作为一项重点。该清单将于上半年尽早公布实施。

在汽车领域,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汽车领域之外,船舶和航空领域也将放开股比限制。船舶行业2018年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设计、制造、修理各环节。飞机制造行业2018年也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浮空器等各类型。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王鹏表示,制造业是中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领域,这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下一步开放的目标就是全面开放。例如,在船舶和飞机制造领域,此次放开股比限制,并不意味以前这两个领域就是关着门的,而是进一步加大产业链上部分环节的开放力度。

有专家表示,中国在这些行业产业规模上已位居世界前列,在品牌、技术上虽然与一些跨国企业有差距,但也具备竞争力。为了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推动行业发展,中国有必要也有条件推动制造业全面开放。

制造业是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领域,多年开放,已让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即使在最近较受关注的集成电路领域,中国也希望走创新发展和开放合作的道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希望各方企业参与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二期。

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中国制造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86家,同比增长24.3%。外资企业也在中国获得良好回报。如在汽车领域,中国连续九年汽车销量居世界第一。全球汽车业巨头也分享到中国发展红利。2017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在中国销量分别达到485万辆、420万辆、304万辆、114万辆和46万辆。

中国还打算扩大进口,满足民众的消费升级需求。目前,中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据官方测算大约有4亿多人。在中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的情况下,进口汽车在中国销售有望继续增长。

开放是否会冲击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曾表示,越是开放充分、竞争激烈的行业,进步就越快。而且,开放促进了国内改革,包括价格体制、增值税、出口退税、汇率市场化等影响深远的改革。

王鹏认为,扩大开放对中国产业是好事。一是可以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深化中外企业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二是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一定是在开放环境下搞创新,扩大制造业开放可以为创新营造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对外开放肩负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真正做到互利共赢,这既是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也是自身的需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