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相关资金458亿元 文化场馆更有温度

2018-06-12 23:47: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相关资金458亿元

  免费开放 文化场馆更有温度

  日前,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51.85亿元,支持2018年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是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截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相关资金已达458亿元。

  枯燥的数字,反映的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在百姓家门口的“文化客厅”里,文化的力量正在勃发。

  不知不觉中,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之路已经走到第八个年头。2011年,《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印发,要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同时,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以支持这些场馆。据2017年统计资料,在中央补助资金带动下,全国共有3393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年免费参观6.78亿人次;全国3153个公共图书馆馆藏9亿册,年借阅6.6亿人次。

  免费开放,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图书馆

  “拾荒老人”韦思浩在杭州图书馆看书的那张照片,很多读者都还记得。因为近视,他总是把书本举起来凑近了看……老人认真看书的一幕,与杭州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举措一起,在2014年感动了无数的网友。

  杭州通过图书馆免费开放、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等活动,旨在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氛围。走进杭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漂流书亭”。书亭没有钥匙,人们可以免费取一本书走,也可以带一本书来。

  在温州,坐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书房”,已成为温州的独特标志。每间“书房”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型的自助图书馆,延伸到大街小巷,延伸到百姓的家门口。“目前,全市城市书房已达到50家,很多书房都是24小时开放,市民可以随时阅读浏览。深夜亮起的那盏阅读灯,是温州温暖的文化符号。”温州市图书馆馆长胡海荣说。

  随着“城乡同行肩并肩”步伐的加快,温州的“书房”还向乡村延伸。今年3月,温州市藤桥书房开张迎客——这是温州首个进入乡村的“书房”。“书房”位于藤桥镇中心的黄金地段,由温州市图书馆、鹿城区文广新局和藤桥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300多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设有70多个阅读席位,无论是镇上的乡亲还是外来打工者,都可以坐下来开启自己的阅读时光。如果书没读完想带回家看,可以通过这里的自助借还书机,慢慢“享用”1.2万余册藏书。

  青海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实际,建立了以流动图书馆、文化车等为主体的流动文化服务,把图书借阅、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帐篷边,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公众参与。实行免费开放,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图书馆,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有效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接地气的“文化客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

  在中央补助资金带动下,全国共有3393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占博物馆总数的80%以上。2017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参观人次6.78亿人次,举办陈列展览2万个,是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前的2.5倍。全国3153个公共图书馆馆藏9亿册,年借阅6.6亿人次,组织讲座6.9万次;全国44497个群众文化机构提供的文化服务,惠及5.79亿人次。

  苦练内功,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丰富、经营方式更多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认为,实行免费开放,是中央财政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一项具体举措,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机构苦练内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日前,安徽省对2018年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全省18个美术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1个文化馆、1438个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地市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每馆每年50万元,县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每馆每年20万元,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为每站每年5万元。免费开放补助经费,中央财政按补助标准负担50%。

  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基本内容,既包括公共空间设施场地,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比如,美术馆免费开放包括:举办展览及公益性讲座,开展公共教育和观众体验拓展活动等。美术馆基本展览实行免费参观,少数特殊展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低票价。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浙江省嘉兴市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城乡图书馆之间一卡通行,图书借阅通借通还,为基层农村读者提供了与城市读者几乎均等的优质公共图书馆服务。丽水市不断加大财政公共文化投入,助推文化场馆公益化、普惠化。2017年,丽水市财政共安排公共文化服务资金8218万元,同比增长44%。在资金安排中,把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作为绩效目标,统筹安排相关资金,来调动各场馆免费开放积极性。去年,丽水市博物馆接待参观观众36万人次,同比增长38%;市文化馆(市美术馆、市非遗馆)接待参观观众23万人次,同比增长48%;市摄影博物馆接待参观观众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

  2017年初,浙江省被确定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地区。目前,全省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02家、文化馆102家、各类博物馆275家。894个图书馆乡镇分馆、7851家农村文化礼堂,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实行免费开放,进一步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成了一批优秀服务品牌,也带来了博物馆、图书馆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复兴之路”“海昏侯墓文物展”“陕西古代文明”等一批精品主题展览。去年,多家博物馆联合央视推出的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取得了8亿人次收看的轰动效应,拉近了文物和观众的距离。百集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电视和网络上持续热播,为观众奉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突出绩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在传播中华文明、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应当引起重视。”韩凤芹表示,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所需的费用,是由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共同分担的。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约50亿元,但有些地方上应分担资金没有到位,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打了折扣。

  另外,一些开放的场馆在基础设施、人员规模和服务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补助标准是按行政层级区分的,如市级公共图书馆补助50万元、县级馆20万元。补助标准一刀切,对规模大、水平高的场馆来说是亏本的,而对那些凑合混日子的场馆更有利,导致一些场馆展品水平不高,内容老套陈旧,很难吸引公众“眼球”。

  “经费补助政策应当加强绩效评价,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能让免费政策为一些公共文化机构养懒。” 韩凤芹认为,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未来工作的重点更应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引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中央财政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结合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情况,更加突出绩效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机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努力将“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政府买单”。(记者 王慧敏 李丽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