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季度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57%

2018-06-17 23:19: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  严把关口,挡住洋垃圾

  5月22日,海关总署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专项第三轮集中行动。当天,广东分署以及天津、大连等25个直属海关,共出动警力1291人,在北京等17个省(区、市)同步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39个。截至当天上午9时,行动总共查获废矿渣、废五金等各类走私废物13.7万吨,查证走私废塑料、废矿渣、废五金共60.65万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37名。

  为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禁止洋垃圾入境的重大决策。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重拳出击严防死守、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

  重拳出击,细化规定,对洋垃圾严防死守、坚决说“不”

  洋垃圾特指以走私、夹带、瞒报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随着经济体量迅速增长,固体废物进口量不停翻番,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一年100万吨飙升到2005年的4000万吨,最高时甚至接近6000万吨。这仅仅是合法渠道进口的固体废物,如果算上走私入境的垃圾,数字更为巨大。很大一部分洋垃圾被违法转卖给无环保资质的企业,这些“作坊式”企业在生产提取利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极易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017年7月,《实施方案》出台后,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重拳出击,细化规定,推进落实。自2017年8月起,先后三次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其中,第一批调整目录已于2017年12月31日起生效,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第二批、第三批调整目录,将分别于2018年12月31日起和2019年12月31日起实施。

  经过一系列调整,列入目录的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种类,由7类66种减少至2类18种。夹带物控制指标进一步加严,修订后的《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原环保部印发了《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提高进口废纸加工企业规模要求;印发了《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取消贸易单位代理进口,降低转让进口许可证风险。

  洋垃圾问题涉及范围广、内容杂,各部门积极联动,铺开法网,严防死守。2018年以来,海关总署开展“国门利剑2018”和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专项行动,第一季度立案侦办洋垃圾走私犯罪案件139起,查证各类涉案废物25.4万吨。海关还对取得《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全部302家废五金企业开展了稽查,向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其中40家废五金违规企业。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名单取消了这些企业再申请进口固体废物的资质,进一步规范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管理。

  此外,有关部门联合推荐了一批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机构,鉴别机构由3家增加至20家,进一步解决进口废物鉴别难问题。各部门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五废”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截至目前,全国共重点整治“五废”行业集散地194个,排查再生利用企业1.8万家,关停取缔8800余家。

  将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禁止洋垃圾入境意义重大,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能有效切断‘散乱污’企业的原料供给,从根本上铲除洋垃圾藏身之地,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我国应有的权利。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认为,我国作为1989年《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的缔约国,有坚决对洋垃圾说“不”的权利。“这一公约明确规定各缔约国有权禁止外国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进入本国领土。各国应当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生态环境有担当、负责任、尽义务。”

  我国政策调整之后,效果初显。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同比下降9.2%,其中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量下降12%。今年第一季度,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57%,其中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量下降64%。

  高压之下,相关企业也绷紧了环保和质量这根弦。“现在对咱们的要求越来越严了,再像以前一样忽视质量、蒙混过关,会被注销的!”广东汕头一家废物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感叹。

  海关正在强化对国内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监管,严格供货商和收货人注册登记及后续监管。今年前4个月,依法注销供货商41家、收货人85家,对收货人实施监督管理及跟踪验证共计267家,依法撤销91家。同时,海关在制定《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装运前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对装运前检验机构实施备案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将从严审查固体废物进口许可申请,力争固体废物进口量逐年大幅削减,开展打击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记者 赵贝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