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攻坚中之坚!习近平发出脱贫“总动员令”

2018-06-22 21:25: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7年6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央视网消息:“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一年前的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为脱贫攻坚战向深度贫困进军发出“总动员令”。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了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这一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促,推动脱贫攻坚迎来了历史性跨越。

  初心引领担当

  惠泽于民的庄严承诺正变为现实

  “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

  ——在陕西梁家河,知青习近平饱尝贫困滋味。当上大队书记后,他带领村民挖井、打坝、修公路、建沼气池,又组建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组,干出了一番新气象。

  ——在河北正定,习近平又琢磨如何让正定人民富起来。他牵头向中央申请减赋,为的是给农民减负;他为正定招贤纳士、请专家学者,谋划出“半城郊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他着眼正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在保护好文物古迹的前提下搞旅游开发,不仅使当地的旅游业迎来春天,还带动了餐饮等行业发展。

  ——在福建宁德,习近平翻山越岭,走遍穷困之地,只为带领百姓脱贫致富。他帮助深山里的下党乡修路、建电站;他针对“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所在的福鼎市,提出“抓山也能致富”;他结合当地地少海阔的情况,带领干部群众念好“山海经”;他根据扶贫的实践经验、思路方法,写就了《摆脱贫困》一书,发出脱贫攻坚的思想先声。

  ——在浙江,习近平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他两次深入被大山环绕的景宁,访企业、登茶山、问脱贫;他提出“八八战略”“把欠发达地区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山海协作”“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致富工程”等,把丽水、衢州、舟山带入发展的“快车道”;他为安吉指明发展方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破解了发展与保护、环境与财富、人与自然的难题,也为全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探索出了科学范式。

  40多年来,扶贫始终是习近平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他更是将这件事作为最关注的工作之一,摆到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一惠泽于民的庄严承诺正逐步变为现实。

  思想开启辉煌

  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情牵群众冷暖,脱贫决心如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河北到湖南,从内蒙古到贵州,从吉林到江西,从安徽到宁夏……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足迹,深深刻在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地区。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总书记扶贫送暖的话语,充分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深深感动并激励了无数人。

  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下,一幅向贫困进军的宏伟蓝图,在中华大地上擘画而出;一场同贫困决战的伟大实践,在中国脱贫史上再启新篇。

  上下同心,合力攻坚。五年多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在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当地因人因户施策,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8313元,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原隆村安置了来自固原的一万余名搬迁群众,受益于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该村为村民拓展了土地流转、劳务输出、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增收渠道,让他们甩掉了“险根”、拔掉了“穷根”。

  ——浙江安吉余村,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2016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条小康之路充分印证了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就是金山银山。

  ……

  放眼全国,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在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下,脱了贫、致了富,写就了决战贫困的不朽诗篇,让百姓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而这一切,也正在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中次第上演。

  成就彰显信心

  中国反贫困的伟大决战到了决胜阶段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中国反击贫困的伟大决战,已经到了决胜的关键阶段。

  “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赋予了力量。

  ——立愚公移山志。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定信心。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制度优势。造成各地深度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发扬实干精神。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下“绣花”功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在习近平扶贫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以强大的决心与毅力,攻克深度贫困这一堡垒,为实现全面小康、刷新人类反贫困历史再续辉煌篇章。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为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庄严承诺,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举全党全国之力,尽锐出战、苦干实干,尽早攻克深度贫困这座堡垒,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文/郑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