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消费引擎强劲增添市场信心

2018-07-30 23:00: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观影总人次超9亿、快递业务量超过2015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1.95万亿元人民币、化妆品进口增长1倍……今年上半年,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各类数据表现强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专家指出,考虑到中国所拥有的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消费升级需求以及扩大进口将促进市场销售的活跃和供给等因素,消费引擎动力还将保持强劲,这不仅会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给中国及全球市场增添信心。

最重要引擎,对GDP贡献率78.5%

  上半年,中国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6月当月同比增长9%,增速较5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孟庆欣介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091亿元,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27亿元,增长10.5%。从销售商品的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服装、日用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2.6%,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3.3和3.6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也保持近10%的较快增长。

  市场规模扩大的背后是消费支出的加快增长。根据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同比名义增长8.8%,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加快1.3个百分点。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与上年同期相比,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上升14.2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表明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董礼华说。

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

  在消费市场基本平稳的同时,消费升级势头不减。董礼华介绍,上半年,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家电、通讯器材和化妆品类商品增速加快,分别增长10.6%、10.6%、14.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2、0.5和2.9个百分点。

  实物消费之外,服务消费同样保持明显升级势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有捐指出,上半年,体育、健康、旅游等服务消费势头强劲,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39.3%,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4.6%,旅馆住宿支出增长37.8%,交通费支出增长22.8%。追求舒适生活的享受型服务消费需求旺盛,全国居民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增长16.6%,家政服务支出增长33.1%。

  “从业态来看,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孟庆欣说,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网上零售在上年高增速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31277亿元,增长29.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0.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7.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传统业态方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以及日益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4.6%,较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便利店、超市、百货店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6%、4.5%和1.6%,增速分别加快0.4、0.6和0.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对本报记者分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正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这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新兴业态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由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服务业和内需支撑。

拥有最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大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未来中国消费市场会否受到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不管中美经贸关系如何变化,都将按照既定目标和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促消费的工作。

  商务部介绍,下一步,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顺应居民消费的新趋势,从供需两端、在四方面着力:一是促进城乡便民消费。比如将积极推进“15分钟社区服务圈”的建设;二是增加中高端的供给。重点推进高品位的步行街建设以及国际消费城市的培育,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丰富国内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三是完善供应链。全面推进现代供应链试点示范和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四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比如继续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等。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最新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5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2.9,比2012年以来均值高16.1点,处于1998年开展此项调查以来的历史高位区间。其中,消费意愿指数为114.3,比2012年以来均值高17.2点,反映出当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增强,愿意花钱“买买买”。

  高玉伟认为,随着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同时,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这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此外,随着7月1日起中国大幅下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下半年扩大进口政策效应料将进一步显现,进口商品消费将呈现更多亮点。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未来,消费者将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消费转型升级态势将会延续,中国的消费能够保持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增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