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2018-08-19 16:47: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升,为下半年“以稳应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哪些相关政策措施?下半年稳投资应该怎么干?记者在贵州、天津进行了采访。

抓牢关键处要紧地,改善基础设施助力脱贫攻坚

  “以前没有公路,山货运不出去,发展机会进不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营坪村村民蒋安成说。石门乡距县城140多公里,开车要1天时间,长期以来是交通的死角。

  “这两年村里路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植养殖产业慢慢有了起色。”村主任邵才银说。蒋安成也在村里开了小卖铺,平均每天收入100多元。

  “稳投资,要稳在关键处要紧地。对贵州而言,当前头等大事就是脱贫攻坚,必须尽快补齐农村路和水两块短板,让老百姓出行方便、饮水安全。”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介绍,贵州已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3年行动,从2017年8月到2019年,计划投资380多亿元对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建成4.95万公里,完成投资313亿元。

  “组组通”只是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高铁累计发送旅客量、民航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57.6%和18.6%,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12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贵州。全省进出货物比由2012年70∶30转变为53∶47,越来越多黔货走出大山。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关键是抓住薄弱环节。”陈少波说。2017年,70个县建成投运中型水库。最近决定集中力量确保明年上半年前全面解决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补短板,资金从哪里来?贵州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模式,按照“省级统筹、分级承贷、分年筹集”方式,整合省属国有企业和地方金融机构有关资源和力量。

产业基金借助市场化手段激发社会投资

  去年以来,天津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及社会资本对优质项目的投资意愿,正是稳投资的方向、动力所在。”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密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

  去年,200亿元海河产业基金设立,撬动5000亿元规模的社会资本,主要投向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天津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国有企业较多,设立基金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效载体。”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有关负责人说,近几年开始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来激励社会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解决部分市场失灵的问题。

  为保证资金真正投向实体经济,海河产业基金公布了负面清单:凡由海河产业基金直接或间接出资的投资基金均不得开展“名股实债等变相增加政府债务”“从事融资担保以外的担保、抵押、委托贷款”以及“吸收或变相吸收存款,向第三方提供贷款和资金拆借”等11项业务。

  截至今年6月底,12个智能科技和先进制造项目落地天津,规模298亿元;27个项目正在推进落地,规模1032亿元。落地项目中规模最大的是紫光云项目。海河产业基金与紫光集团合作,发起设立规模120亿元的母基金,旨在打造公共云服务商和数据运营研发基地。其次是规模80亿元的高济投资项目,目标是建成国内领先的市场化基层医疗服务平台。

  “简政、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增强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后劲。”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长黎红介绍,天津自贸区挂牌成立3年多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政策制度。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高90%。外汇业务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开户绿色通道等便民惠民措施,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一颗印章管审批”让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津固定资产投资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20.2个百分点,占比47.6%。

聚焦有利于增加就业容量、具有科技含量、确保环保质量的好项目

  “稳投资不是单纯为了稳增速,而是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陈少波说,对贵州而言,检验稳投资的标准就是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守好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3—2017年,贵州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和稳投资促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贵州在稳投资上始终注重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在投资方向上,始终聚焦有利于增加就业容量、具有科技含量、确保环保质量的好项目。在投资结构上,更加聚焦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和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抓实“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大数据“万企融合”行动,千方百计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供给、增加优质新兴产品供给,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在投资主体上,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更加注重激活民间投资和吸引外来投资,开展产业大招商、营商环境大整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促进有效投资的协同集成作用。

  “降成本是稳定企业投资预期的关键。”周密说,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等,还有很大下降空间。

  今年5月,天津市出台了8方面38项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政策措施。其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方面的政策措施21项,包括降低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等;降低人工成本方面4项,包括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等;降低融资成本方面1项,即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降低能源资源成本方面2项,即降低用气成本和降低用电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方面2项,即实施大件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和降低天津港物流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5项,包括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行“政务一网通”改革等;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方面1项,即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经测算,这些政策措施实施后,预计每年至少可降低企业成本308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