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秦皇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2018-09-26 06:40: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特色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全面“开花结果”

秦皇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7.0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9亿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57元,同比增长9%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全面“开花结果”。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7.0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9亿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57元,同比增长9%,各项指标均大幅超过年初目标。

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业发展速度。秦皇岛市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抚宁的生猪,昌黎的毛皮、蔬菜,卢龙的甘薯、肉羊,青龙的中药材、食用菌、肉鸡,山海关的大樱桃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抚宁生猪产业规模位居河北省前列,占北京市场份额的25%以上。昌黎鲜食葡萄种植3万亩,正在打造国家级特色葡萄小镇,毛皮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马芳营旱黄瓜”被评为河北省十大地方特色蔬菜。卢龙调整传统甘薯种植结构,鲜食甘薯达到3.3万亩,市场效益提高近30%。青龙北苍术被列入河北省道地药材名录,建成国内最大北苍术人工繁育基地,亩均效益达到8000元以上。山海关在凭借大樱桃成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基础上,入选河北省1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创建行列。

高度重视质量农业的发展,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围绕广大市民对安全、绿色、健康、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坚持组织宣传、抽检监管、执法检查、处罚惩治、部门联动“五步并进”,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100余场,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增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国家相关部门抽检的该市154批次农产品合格率均为100%。围绕“瘦肉精”等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对查处的违法案件,以“零容忍”的态度实行顶格处置,就使用违禁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立案19起,移送公安机关2起。同时,食药监、公安、农业等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今年,秦皇岛市着力推进落实投入品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产业链条、保障绿色农产品供给五大工程18项重点任务,有力提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积极推进粪污处理标准化、养殖环境美化、废弃物资源化“三化”并进,使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88.89%,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6.01%。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80万亩,示范推广有机肥320万吨,建成农药减量绿色防控示范区25个,绿色防控面积达到85万亩次。全力推进地膜回收处理、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等示范项目,地膜回收率达到8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6%。

注重品牌的力量,大力开展品牌宣传,围绕品牌产业和品牌产品组织招商,实现农业品牌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秦皇岛市集中对昌黎葡萄酒、毛皮,卢龙甘薯,青龙中药材、肉鸡,抚宁生猪,山海关大樱桃,北戴河休闲农业等11家省级园区进行改造升级,园区质量和园区品牌全面提升。北戴河集发、昌黎嘉诚、中保绿都等企业新上休闲农业园区改扩建项目16个,计划投资35亿元。全市休闲农业园区总数达到75家,年接待游客317万人次,社会总收入达到17.6亿元。召开全市农业项目招商推介会,19个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46.98亿元;27个农业项目集中发布推介,预计总投资153.35亿元。全市认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97个,省名优农产品达到46个。“山海关大樱桃”成为全市首个地理标志商标,昌黎葡萄酒和皮毛获评“河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推动。秦皇岛市围绕农业节本增效,依托科技发展,大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力实施农业良种、先进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增收空间大幅拓展。成功引进推广粮油、蔬菜作物新品种32个,农作物优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建成甘薯、中药材、蔬菜、生猪、肉羊等5个省级创新实验站,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8%以上,农业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6%。深入开展百名农业干部下基层和百名青年农场主培育活动,实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合作社、服务家庭农场、服务贫困村“五线推进”。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167家,合作社总数达到2294家;新注册家庭农场113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774家。(记者孙也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