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能源转型”高端论坛暨国际标准创新基地授牌仪式在京举行

2018-09-26 06:44: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为“能源转型”高端论坛暨国际标准创新基地授牌仪式会议现场。付兆飒 摄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21日上午,“能源转型”高端论坛暨国际标准创新基地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旨在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寻求解决方案,搭建全球能源转型交流平台,加快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建设和相关技术标准发展。会议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办,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企业机构和高校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主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以标准建设助推能源转型”的主旨演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崔钢、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郭伟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维克通过视频致辞。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前任主席帕特·伍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科院名誉院长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彭苏萍围绕能源转型、再电气化和新一代电力系统相关战略政策、前沿技术、标准推动与商业模式作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院院长郭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汤广福出席会议。

  图为国家电网公司国际标准创新基地授牌仪式现场。付兆飒 摄

  会上举行了国家电网公司国际标准创新基地授牌仪式,并宣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批准国网冀北电力等5家单位建设国际标准创新基地的通知》。舒印彪、崔钢、郭伟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5家首批国际标准创新基地授牌,进一步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提升公司国际标准工作质量和水平。

  图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主席、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作主旨演讲。付兆飒 摄

  舒印彪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能源转型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演进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的判断。一是清洁低碳是能源转型的基本方向。在持续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提高能效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特别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二是再电气化是能源转型的根本路径。从生产环节来看,体现为电能越来越多的由非化石能源转换而来,最终将主要来自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从终端消费环节来看,体现为电能的利用范围前所未有的拓展,交通运输等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费市场出现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电力将成为支撑现代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主要能源品种。未来的美好社会,必将是高度电气化的社会。三是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是能源转型的基础保障。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对电网的功能作用、运行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适应能源转型需要,推动传统电网从功能上向能源互联网演进,从技术上向新一代电力系统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新一代电力系统,将是具有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图为国网冀北电力公司董事长田博表态发言。付兆飒 摄

  国网冀北电力公司董事长田博表示,国际标准作为国际技术语言和准绳依据,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竞争和世界贸易格局、体现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清洁低碳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全球正在掀起一场以技术创新、标准创新为先导,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以再电气化为根本路径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大力推动能源行业标准创新,对于加快建设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构建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称,国网冀北电力准确把握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深度融合趋势,聚焦再电气化进程生产侧和消费侧同步发力的重要特征,率先实施“孵化创新示范”战略工程,为打造国际标准创新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冀北区域新能源发展迅猛,装机容量已达1689万千瓦,占统调装机容量的58.8%,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发展将突破3000万千瓦。二是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打造张家口“零碳冬奥”、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叠加蓄势,为率先推动冀北地区清洁低碳能源转型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三是创新成果高度聚集。以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柔直试验示范工程、“零碳冬奥”等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为依托,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专利授权2119项,累计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95项。

  会上,5位嘉宾围绕能源转型、再电气化和新一代电力系统相关战略政策、前沿技术、标准推动与商业模式展开探讨和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