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的改革足迹——上海

2018-12-15 04:54: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生涯,恰好契合了中国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在正定,改革开放初潮涌动,他带领当地百姓解放生产力、脱贫致富;在福建,他办经济特区、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环境;在浙江,改革开放已取得一定成果,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开发较少的蓝色海域;在上海,他抓党建、发展高新技术,鼓励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主政期间的改革措施,不难看出其中的一脉相承与不断丰富发展。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推出《习近平的改革足迹》系列特稿,带您一起沿着总书记的改革足迹回顾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领略人民领袖的改革思想与开放胸怀。

  2007年10月27日,习近平离开上海赴中央任职。回顾在上海的工作经历,他深情地说:“我与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对上海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虽然只有短短7个月,但他下基层、做调研,抓党建、谋创新,为上海发展明确目标、指引方向,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也为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作出重要贡献。

2017年10月31日上午,习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来源:新华网

  其作始也简 其将毕也必巨

  2007年秋日的一天,即将调离上海的习近平特意来到市委各部门告别。离开市委组织部,他走到大门口,一只脚已经踩上了汽车踏板,却又回转身,对组织部的干部们说:“上海的党建要成为中央的一个点。”

  在习近平心中,党建工作始终具有特殊重要性。在上海工作7个多月,他先后三次前往瞻仰一大会址。

  2007年4月17日,上海大雨。习近平冒雨前往静安区,专门考察国企和基层党建情况。

  借此次静安调研,习近平提出一个命题,就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如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规律,具有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这次调研后一个多月,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对党代会报告初稿框架作了调整,明确要求起草党代会报告、谋划上海未来发展,必须着眼“四个放在”: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

  党代会后,习近平又主持起草了新一届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和加强自身建设意见,之后又带头起草了新一届市委工作规则。时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的周蔚中说,一般来讲,市委换届后,都要制订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和市委工作规则,但当时习书记特别提出要制订加强自身建设意见,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地方调研,习近平亦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在卢湾区,他提出要抓好基层党建,重点是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长宁区,他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按照习近平的要求,2007年9月底,上海基本完成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任务,组织覆盖率98.5%。2007年,上海基层党建全覆盖工作布局基本完成,达到90%以上的覆盖率。

  10年后,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习近平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笑傲蓝天 展翅飞翔

  从张江高科的上海光源,到宝山大场的ARJ21,2007年,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在上海紧张建设。习近平对这些项目高度关注,要求上海聚焦国家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担起应有的重任。

  2007年,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进入总装最关键阶段。彼时报纸上形容中国制造民用飞机,用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悲壮说法。

  为了确保2008年ARJ21顺利首飞,2007年9月20日,中航工业组织了ARJ21总装“百日会战”誓师大会。

  上飞厂党委成立了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时任上海飞机制造厂副厂长的陈明德担任队长。誓师会上,陈明德举起写着“突击队”字样的大旗,高喊“奋勇拼搏、决战决胜”的口号,带队绕主席台跑了一圈。

  誓师结束,陈明德接到通知,说习书记特地请党员突击队队长一同合影。陈明德被安排在习近平右手边,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我有些紧张,没注意镜头,结果照片里,我正做着手势与习书记说话,而他则微笑着认真倾听。”

  习近平在这次誓师大会上说:“新支线飞机项目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载着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这番话让新支线飞机项目团队倍感振奋。

  此后,中国的民机事业从“屡战屡败”的挫折中走了出来。

  2013年,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年5月,习近平又专程来到中国商飞公司考察,特别了解了C919研制情况。他再次鼓励大家:“中国大飞机事业万里长征走了又一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成功。习近平提出“笑傲蓝天、展翅飞翔”的期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上海港洋山港区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2007年3月31日,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仅一周的习近平来到浦东新区——这里,是他开启全市19个区县调研的第一站。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习近平首先来到浦东新区展览馆。他仔细观看一张张珍贵的老图片,了解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

  当天在展览馆给习近平当“讲解员”的,是时任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宣传部部长的陈高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习书记非常感兴趣。”10年后回忆起当日的情景,陈高宏记忆犹新。

  这次调研,习近平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发开放浦东这项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

  包括陈高宏在内,不少浦东新区的干部都是一路见证浦东开发开放,并参与其中建设的“新上海人”。他们对于习近平提出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16字上海城市精神,有着深切感受。

2007年8月18日,习近平在浦东陆家嘴听取上海中心设计方案的汇报。(资料照片)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不仅对浦东开发开放寄予厚望,还要求浦东的工作要更多地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因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指向,不仅是建设一座新城,更是要为全国探索一条新路。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话勉励大家。他说,上海能成其大,就是靠内联外拓,才成为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后还要这么走下去。

  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696个,吸引合同外资1102.4亿美元,扩大开放措施累计落地项目超过2600个。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科学城上海光源、浦东机场、中国商飞基地、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如今的上海处处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上海有责任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担起这份责任,上海需要有进取的精神、宽广的胸襟、开阔的视野,“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