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暖心2018 习近平和我们在一起

2019-01-11 23:16: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过去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奔波在下基层,察民情,问冷暖的路上。

  春寒料峭,他深入大凉山腹地,同村民们围坐在火塘边拉家常,共谋精准脱贫之策;

  烈日骄阳,他走进田间地头,看望农民群众,考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如织细雨,他步入三峡坝区,慰问一线工人,勉励自主创新......

  贫困山村、基层社区、企业一线,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一句句嘘寒问暖、殷切期望,都折射着总书记执政为民的领袖情怀。

  火塘边谋划精准脱贫

  2018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节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火塘边,共谋精准脱贫之策。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8年2月11日,春节前夕,巍巍大凉山,大雪初霁,艳阳高照。习近平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

  2018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贫困户吉好也求家中看望。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沿着石板小路,他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望。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习近平同村民围坐在火塘边,一起分析当地贫困发生的原因,谋划精准脱贫之策。“我一直牵挂着彝族群众,很高兴来到这里,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十分欣慰。”习近平表示,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总书记就像长辈走亲戚一样和蔼可亲,他握着我的手,很温暖。”村民吉好也求回忆说,“他牵着我的孩子走进我家的夯土房,打开衣柜看我们衣服够不够穿,还摸着家里的被褥问‘这样睡冷不冷’……”

  总书记离开时,还和吉好也求一家合了影,这让他“很激动、很幸福”。

  2018年6月14日,在山东三涧溪村赵顺利家,习近平嘘寒问暖。他叮嘱随行的地方领导,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18年9月28日,在抚顺陈玉芳家,习近平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并嘱咐“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

  2018年10月23日,在广东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家,习近平询问生活有哪些困难。“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习近平话语铿锵。

  骄阳下寄语乡村振兴

  2018年4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考察时,同闻讯前来的村民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8年4月13日,在鸟语花香的琼州大地,接近正午时分,习近平顶着骄阳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看望农民群众,考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他沿着小路步行进施茶村火山石斛园,边走边听村党支部书记介绍石斛规模化种植、智能喷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运行情况。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和乡村都要发展好。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现场很热,大概有300人,总书记和约三分之二的人都握了手,并且不断向大家问好。”施茶村村民肖月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激动不已,“感谢总书记,感谢党和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风雨中勉励自主创新

  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冒雨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视察海洋工程设备建设场地。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8年6月13日,齐鲁大地,万物勃兴。习近平冒雨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高端海洋工程设备制造、维护、运行情况。风急云低,雨流如注。习近平站在雨中,同围拢过来的工人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向作业平台上的工人们挥手致意。

  习近平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说:“总书记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第一步已经走通了总装设计集成,这是登上了东山;下一步我们要走通核心设备自力更生,尽快登上泰山。”

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三峡大坝左岸电站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此前,4月24日,在活力奔放的荆楚大地,习近平冒着如织细雨,乘车来到三峡坝区,详细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细雨湿了发梢,大风吹皱衣襟,他依旧看得细、问得细。

  高峡出平湖。望着郁郁葱葱的绿地、气势磅礴的坝体、水波荡漾的江面,习近平很激动。

  考察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把群众的事办好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儿童之家同孩子们打招呼。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8年10月24日中午,正在深圳市考察的习近平来到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方便吗?”“对社区环境满意吗?”“退休生活怎么样?”他问得十分仔细。在社区儿童之家,当孩子们看到习爷爷来了,一个个兴奋地跑上前来,热情拥抱习爷爷。总书记亲切地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同他们打招呼。

  习近平指出,社区工作者要履行好职责,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总书记问得很细,离开时再次叮嘱我们把工作做实做好。”北站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说:“我们认识到,社区连着千家万户,连着老百姓的心,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跟群众最贴近,一定要依靠群众、带领群众把社区建设好,把工作做实做细,让群众安居乐业。”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2018年11月6日上午,习近平在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同老年居民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老龄问题是中央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走进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逐一察看综合服务窗口、托老所等。老人们激动地握着总书记的手,向总书记讲述自己的幸福晚年。总书记和一位独居老人握了三次手。

2018年11月6日,8位年龄在79至92岁的老人正在做手工。习近平与他们一一握了手。来源:央视新闻

  习近平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

  “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忙,还来看望我们这些老人!”回忆起当时画面,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第一分站见到总书记的老人依旧难掩兴奋之情。

  独居老人王永年说:“总书记的手很大,握得我心里暖暖的。”

  牵挂百姓生活点滴

  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宜昌市许家冲村考察时,在便民洗衣池边用棒槌试着捶打衣服。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人民群众的冷暖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过得好不好?吃的怎么样?点点滴滴,他都记挂在心头。

  2018年4月24日,湖北许家冲村,习近平实地察看三峡移民新村建设和生产生活情况。正在村里洗衣服的几位村民告诉总书记,过去是在江边洗衣服,现在村里建起了便民洗衣池,污水集中处理,非常环保。总书记接过洗衣用的棒槌,俯下身试着捶打了几下衣服。

  “现在有没有小康了?”“有!我们现在过的就是小康生活!”

  笑声里,已经迈开步子向前走的总书记转身对她们说:“看你们日子过得好,我高兴!”

村民谭昌兰说:“总书记问我日子过得好不好,我说非常好,他就祝我们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的许家冲村,不仅村容村貌美,老百姓也更加富足,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

  2018年6月12日,在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便民食堂,习近平同正在这里用餐的居民热情交谈,询问饭菜可不可口、价格贵不贵、对社区便民服务还有什么新要求。习近平还沿着小道步入社区,察看社区整体环境和居民居住情况。他叮嘱“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做人民的勤务员

2018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辽宁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金秋时节,东北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向雷锋墓敬献花篮。

  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着雷锋不平凡的短暂一生。习近平不时驻足观看,看得非常认真。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习近平强调,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当前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总书记对雷锋事迹非常熟悉。”讲解员刘思岚说,“还讲起雷锋生前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勉励我们要继续学习,在真正讲透雷锋精神上下功夫。”

  2018年已经过去,但习近平总书记和人民在一起时的这些言行、点滴,饱含真情,温暖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