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中国领事(我看改革开放40年)

2019-01-12 19:42: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外交部12308热线APP
 
 

  改革开放40年,为中国领事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就像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领事工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面貌所发生的深刻转变。在此,我们盘点过去40年里对中国领事工作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积极影响的10件大事,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一件大事:中国正式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1979年8月1日,中国正式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以下简称《维约》)。这是中国领事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在坚持主权平等、对等互惠原则基础上,根据《维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领事职务,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领事关系,中外领事合作的新局面随之开启。

  40年来,中国与4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领事条约或协定。这些条约或协定,以《维约》为基础并有所发展,是促进中外领事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件,为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二件大事:中外互设领事机构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海外设立领事机构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53个国家设立了98个领事机构(总领馆93个,领事馆2个,领事办公室3个),其中92个是改革开放后设立的。海外设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外友好合作,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与合法权益,让同胞们离“家”更近。

  由于历史原因,到1978年底,设在中国内地的外国领事机构只有4个。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接受外国在华设领。上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中国内地实际新设领事机构18个;90年代新设49个;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设141个。1979年以来,外国在中国内地20个城市实际新设领事机构共计208个。目前,外国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际设立领事机构数量为338个。接受外国在华设领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融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件大事: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成立

  2007年8月23日,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政府为更加有效地维护日益增长的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与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国领事在体制机制变革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领事保护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先后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吉尔吉斯、埃及、利比亚、日本、也门、尼泊尔、新西兰、多米尼克、印度尼西亚等国紧急撤离侨民行动,安全撤离中国公民近10万人。中国还应有关国家请求协助撤离外国公民,展现了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政府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的国民,无论你身在何处,如果遇到危险,祖国会带你回家!

  实践证明,领事保护专门机构的成立,有利于整合国内外资源,全面提升应对海外涉我重大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磨合,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驻外使领馆、企业、公民在内的“五位一体”领事保护工作机制日趋成熟。

  第四件大事:外交部建立海外安全提醒发布机制

  防范海外安全风险需要及时权威的旅行提示。2000年12月8日,外交部官网发布第一条海外安全提醒。近年来,我们按风险程度将安全提醒划分为“注意安全”“谨慎前往”和“暂勿前往”3个级别,同时明确提醒有效期,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我们还在“暂勿前往”提醒中注明:“如在本提醒发布后仍坚持前往,有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极高安全风险,影响其获得协助的时效”。毕竟,预防是最好的保护,真实告知风险后果是安全提醒的应有之义。

  第五件大事:12308热线架设全天候、零时差绿色通道

  2014年9月,“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正式开通。2017年3月,我们推出12308微信版,2018年推出手机应用版。它最大的亮点是在全球任意地点、任何时间,均可依托wifi或移动互联网拨打12308热线,无需另行支付国际通话费,实现了求助渠道全覆盖。

  12308热线为海外中国公民和祖国之间开辟了一条全天候、零时差的领保应急绿色通道。在发生重大海外安全事件的危急时刻,这条热线更是大显身手。

  第六件大事:中国普通护照“含金量”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也对提高中国普通护照“含金量”提出了现实要求。我们与1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15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待遇,44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目前,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可免签或落地签前往72个国家和地区(14个互免+ 44个单方面落地签+15个单方面免签-1重合)。此外,我国还与42国达成71份简化签证手续的协定或安排。提高中国护照“含金量”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领事工作致力追求的目标。

  第七件大事:领事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

  早期中国驻外使领馆都是手写签发护照。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签证才由木质印章升级为半自动化钢模印章。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被引入领事工作。1997年,中国开始签发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机读护照。1999年,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始采用计算机系统打印外国人来华签证。2011年,外交部开始正式签发因公电子护照。2017年,中国首张生物识别签证在中国驻外使馆签发。目前,已有59个驻外使领馆实行全面采集签证申请人生物特征,占来华签证总量的11%。

  第八件大事:领事工作依法行政已经在路上

  领事工作本质上就是代表政府向中国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涉及各方权利和义务,必须依法行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深度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立法进程。近几年,领事立法工作取得了不少新成果。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领事认证办法》以外交部令形式颁布。我们争取尽快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条例》正式出台的法律程序。

  第九件大事:“放管服”改革见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为我们锐意改革、改进领事服务提供了强大动力。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以对外承诺海外中国公民申办护照“只跑一次”、大幅降低受理护照申请的门槛等便民措施为突破口,全面改进驻外使领馆领事窗口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了领事证件收费标准,研发了领事服务手机应用,积极推进基础数据互联互通,目的就是畅通海外同胞寻求领事服务的渠道,提高领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件大事:“一网两微一端”领事信息服务体系建成

  “一网”是指2011年11月开通的“中国领事服务网”。2018年,网站阅读量超过800万。“两微”是指2014年1月开通的“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和2018年1月开通的“领事之声”微博。截至2018年底,“领事直通车”累计发布信息超过5400条,订阅用户超过115万;“领事之声”共发布微博565条,关注量23.9万,总阅读量超过1.5亿。“一端”是指2018年9月正式上线的“外交部12308”手机应用,目前下载量超过8万。

  “一网两微一端”是外交部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领事服务日益增长的现实需要而着力打造的海外安全和公共信息服务系列产品,用于发布权威海外安全提醒和全面的领事服务信息。它们先后开通,形成彼此配合、相互补充的领事信息服务体系。

  这10件大事只是40年领事工作巨大变化的一小部分。以小见大,折射出领事工作在服务理念、机制体制、机构设置、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姿态接力前行。

  (作者为外交部领事司司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