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听中央纪委委员怎么说

2019-01-13 21:08: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已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两军对垒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取得压倒性胜利”。怎么看待“取得压倒性胜利”呢?为什么还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与会的中央纪委委员。此外,本次全会还有新面孔出现,本文将在文末揭秘。

持续的高压反腐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肯定,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

在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看来,“压倒性胜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的高压反腐赢得了亿万群众的衷心拥护,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已从2012年的75%逐年递增至2017年的93.9%。

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来自于近年来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处置问题线索、立案审查、党纪政务处分等各项数据同比逐年增加,显示了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仍在持续。

李欣然认为,这也跟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反腐败努力的认可度有关系。“正在播出的专题片《红色通缉》中介绍,我们从以前不可想象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把外逃分子和赃款追回来了,不论是在双边还是多边的合作中,国际社会对中国近年来的反腐败工作都是充分认可的。”

此外,压倒性胜利的另一个体现是我国反腐败工作正走上法治化道路,随着监察法的颁布,中央、省、市、县四级成立监察委员会,依法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依法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法治保障。

中央纪委委员,北京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陈雍认为,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判断一直在与时俱进,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十八届党中央从出台八项规定这个小切口入手,从月饼、贺卡等小事抓起,引起大变局。实践证明,八项规定改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前不少干部热衷于大吃大喝,现在则习惯了晚上回家陪家人。如今,反“四风”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打法,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地抓,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都要开通举报平台、集中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持续震慑。

在反腐方面,这些年“打虎”“拍蝇”“猎狐”的各项数据逐年攀升,与党的十八大前相比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中央纪委委员,安徽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惠认为,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体现在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看,先后查处了周永康等腐败分子,清除重大政治隐患;从省部级层面看,日常监督越来越普遍,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越来越成熟,比如,安徽第一、二种形态之和已经占总数的90%以上,抓早抓小成为常态。此外,他表示,各级党委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的显著提高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过去党委认为反腐败是纪委一家的事情,一说监督都推给纪委,现在这种观念已经改变了,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压倒性胜利成果来之不易,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既然已经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为什么还说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呢?

李欣然举例说明:“如果我们得了一个小病,病好之后还要巩固两天,是吧?这很正常。每天第一顿饭吃饱了,午餐晚餐还要接着吃,我觉得它是一个自然规律。反腐败主要是一个涉及利益的斗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千辛万苦取得这样成绩,如果放松了,势必引起反弹。”。

陈雍说,只要有滋生腐败的土壤,腐败就会一直存在。总书记多次讲到,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孤立的三个部分,而是要同时推进。因此,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进行到底,体现了党中央的坚定决心,不仅仅是减存量、遏增量,更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中央纪委常委、国家监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陈超英说,权力是最大的腐蚀剂。腐败必然随着权力的存在而长期存在,反腐败斗争也必然要长期坚持下去、永远在路上,千万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船到码头车到站”“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想法。

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首次列席中央纪委全会,此外还有哪些新面孔

1月11日下午,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举行第二次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13位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应邀列席,这在中央纪委全会历史上还是首次。

这13人中,既有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事业单位代表,既有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有身在一线的基层群众。

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第六项目管理(高铁)分公司接触网工(高级技师)巨晓林表示,成为国家监委首届特约监察员并列席中央纪委全会,深感荣幸,这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支持监督的鲜明态度,和“正人必须先正己、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

此外,与以往全会不同的是,此次列席代表中还新增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面孔。根据去年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将分类施策推进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这些来自高校的党委或纪委有关负责人的列席,正是改革的具体体现。此外,根据《意见》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有序开展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各项工作。(人民日报一本政经工作室·姜洁)

logo.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