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相约春天的盛会

2019-03-02 06:01: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左三)介绍靺鞨绣技艺。
  新华社发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在查看合作社的肉牛养殖情况。
  新华社记者 彭 源摄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左)为职工讲解设备构造和传动原理。
  新华社发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丽江市文化馆副馆长范永贞(左)调研纳西族民间纺织工艺,了解少数民族群众发展传统文化产业脱贫致富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田表村党支部书记羊风极在修改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电商的建议。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远眺港珠澳大桥。
  人民视觉

  又到一年春来时。春风吹遍神州大地,2019年全国两会正向我们走来。

  回首一年前的春天,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亮相,开启了履职尽责的新征程。一年来,监察法、电子商务法制定,个人所得税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一批重要法律制定或修改;对6部法律进行执法检查,加开常委会会议听取执法检查报告,人大监督利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讨论会、委员讲堂直面问题、求真务实,树起政协工作创新的新标杆。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察民情、收集民意、反映民声,通过一次次考察调研,提出了一份份高质量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从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到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场;从民营企业的工厂车间,到科技创新的研发实验室……代表、委员和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闯,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凝聚真知灼见。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听他们讲述一年来的履职经历和所思所想,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变化、信心和希望。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年一次相约春天的盛会!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刺绣专家乔进双梅

  帮助更多农民尽快富起来

  我出生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高卓营乡高卓营村,从小跟母亲学刺绣,初中毕业后学过服装设计制作。2001年我返乡生活,务过农,打过工,但是对彝绣的爱好一直没有放弃。

  2015年,脱贫攻坚战在小凉山全面打响。在县妇联支持下,我们五个好姐妹一起成立了马边县第一家刺绣合作社——花间刺绣。刚开始,我们走村入户,为妇女提供布料、针线和技艺指导,产品主要通过亲朋好友和老顾客的口碑推广。2017年,合作社的业务蒸蒸日上。我们选拔了业务骨干,专门从事彝绣培训和推广,根据贡献和能力计算“干股”,年底分红。到了这年年底,平均每个人都分红5000元以上。

  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得益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益于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我们的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共培训2000多人,遍布全县20个乡镇。我们在全县建立了8个工作室,300多名绣娘,每年人均创收1万元以上。去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和我们联合举行彝绣劳动竞赛,绣娘们穿上亲手绣制的盛装走上舞台,观众热烈的掌声让姐妹们更加自信。通过展览、电商,我们的彝绣远销北京、香港、深圳等地。“背着娃,绣着花,在家就能挣钱花”,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小凉山彝家绣娘们的口头禅。

  2018年,我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我准备讲讲我们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同时建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加大文化扶贫力度,让更多传统文化伴随乡村振兴而振兴,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甚至家里就能劳动致富。让更多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尽快富起来,是我的愿望,我相信有党中央的好政策,这个愿望一定能早日实现。

  (本报记者 宋豪新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红卫

  让群众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铁路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我国铁路里程仅5.2万公里,到2018年底已经发展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以上。

  “复兴号”的出现,让中国高铁从国产化迈向了自主化,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中国速度”。当前,我国具备了全套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性转变。

  可以说,铁路行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靠着自主设计研制制造才达到了行业的世界领先水平。如今,我国高铁动车组的一些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和能力已经比较成熟了,群众在高铁上的体验更便捷、更舒适了,这有赖于科技的创新,背后是技术标准的支撑和保障。

  未来,“中国速度”还会更快吗?我想,速度提升只是未来高铁发展的一个方面。未来的高铁会朝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我们后续还会研制适应不同环境线路、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未来的高铁还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

  高铁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当前,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推进,各行各业只有抓住机遇,在科技创新上下足功夫,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非常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话题,准备就如何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等建言献策。希望我们国家能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科技带来的便利。

  (本报记者 魏哲哲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

  民营企业要增强内生动力

  我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全国人大代表,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履职中非常关注的内容。

  从我的调研和观察来看,民营经济能成为社会热点,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确实遭遇了一些困难。但我认为,对民营企业来说,外部的困难永远是暂时的,我们最终要面对的困难,还是来源于自身。现阶段,对民营企业最大的考验,就是有没有更大的决心、信心,有没有更强的能力、创造力,去应对更加复杂急速的市场变化,而我们最大的机会,就是我们能不能持续向市场提供更有品质和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关键时刻及时把发展的力量和信心传递给民营企业家群体。总书记讲话中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想,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关怀和重视,过去这一年,虽然困难不少,但在国家层面释放了很多重大利好。我认为,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民营经济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

  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更应齐心协力研究如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我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继续为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言,也期待有更多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的思想碰撞和真诚交流。

  希望在国家层面,能够继续扩大减税降费的政策覆盖广度和深度,实施更大力度的举措,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同时,建议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眼光向内,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能够专注主业,增强信心,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报记者 张 璁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开启了社会治理新征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更加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日益形成,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愈发显著。

  我在调研中发现,政府“放管服”改革,聚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和问题,把办事的“窗口”当作改革的“主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变“群众跑”为“数据跑”,既切实保障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监督权,也健全了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的社会治理体系,释放了巨大的社会治理效能和活力。可以看到,政府“放管服”改革,不仅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服务理念和公共意识,还十分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和技术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应充分利用全国两会的平台和渠道,共商良策、共议良措,不断夯实筑牢社会治理的基础,不断完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我建议:

  第一,社会治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包办一切,而要以开放规范的制度设计,更广泛地吸纳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实现多元主体的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第二,法治作为制度性的规范约束手段,在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要始终把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标准,积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三,要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靶向性,把社会治理延伸到社会末梢,提升公共服务的广泛性与便捷性,实现以智能化为社会治理增效,为公共服务升级的效果。第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素养培训,通过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治理人才队伍,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倪 弋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

  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甘肃张掖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的主战场,我们举全市之力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祁连山生态环境集中整治修复攻坚行动。目前,原环保部约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新闻媒体反映和全面自查清理出的179项具体问题全部完成现场整治任务,117项探采矿项目已全部关停退出,保护区张掖段已无矿山探采活动,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作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才能积极回应群众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才能有效防止生态环境风险,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进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我们要自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坚决做到凡不符合国家生态环保政策法规的决策一个不能定、项目一个不能上、事情一件不能办,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了祁连山“一园三带”生态造林示范建设,还划定了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开展了祁连山保护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建成了生态环保信息监控系统和智慧水务监控系统。如今在祁连山,雪豹、鹅喉羚、白唇鹿、岩羊等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生机勃勃,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在此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科学性、有效性;必须全面贯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创新完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长效机制。围绕这些方面,我将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同代表们广泛深入交流,希望从中增进学习、得到启发,从而研究出更多具体可行的举措,确保祁连山的绿意盎然。

  (本报记者 付 文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28日 13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