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民网评:严查“问题地图”,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2019-04-01 04:30: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3月21日,青岛海关通报,该关隶属黄岛海关查获2.8万余张“问题地图”。据报道,这是近几年来山东省查获的最大一批“问题地图”,货物的涉案单位为安徽省合肥市某公司,货物目的地为境外某国。目前,“问题地图”在指定场所已被现场销毁。

这批产品数量共803箱,计28908份。这批地图存在把台湾标注为一个国家、中印边界标注错误等问题,无论是涉案数量,还是性质的严重性,都让人惊愕。这批地图幸亏被及时发现,并迅速销毁。否则一旦“问题地图”流至国外,被国际社会中别有用心者利用和炒作,将直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严重威胁国家总体安全。

“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承印境外印刷品和进出口产品中出现“问题地图”,不是小事。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的《地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图工作应当遵循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地理信息安全、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地图上不得表示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无论把台湾标注为一个国家还是中印边界标注错误,显然都违背了该条例,这是不能容忍的。

然而,近年来“问题地图”事件却时有发生。据悉,就在青岛市销毁“问题地图”之前,深圳海关曾通报,该关破获一起走私出口“问题地图”案,“涉嫌侵犯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地图多达30万张。郑州海关今年1月也曾通报,近2万张“问题地图”被伪装成“旅游海报”欲出口至德国。这是见诸媒体报道的,未报道的有多少?未发现的又有多少?更需追问的是,“问题地图”何以屡禁不止?

正因为“问题地图”一再出现,数月前,自然资源部、新闻出版署、海关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有关承印、进出口经营单位地图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各有关地图承印和进出口经营单位要严格遵照《地图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地图经营活动。

遏制“问题地图”并不缺少法律法规,也不缺少打击手段。但是一些不法企业无视于此,根本就意识不到地图承印是一件严肃而又严谨的事情,马虎不得,也麻痹不得,更乱来不得。

承印“问题地图”实际上是缺乏朴素的是非观,缺乏主权意识。作为具有承印地图资质的企业,必然清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版、展示、登载、销售、进口、出口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地图。出现“问题地图”,不管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就是抛弃了法律正义,扔掉了民族大义,伤害了社会公义。

故此,承印“问题地图”特别是承印来自境外的问题订单,都须受到应有的法律惩治。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相关部门应以规制“问题地图”为切入点,提升全体国人的主权意识、领土领海意识和守卫家园的责任感。此外,更需加大力度,对炮制“问题地图”的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并建立长效机制,在服务保障地图承印、进出口经营单位健康快速发展基础上,加强对进出口地图产品的日常监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