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把好琴的中国梦

2019-05-25 17:24: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上试奏乐器

  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国,提琴产量占全球70%。与此同时,中国提琴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

  1987年10月4日,在国际上最重要的小提琴比赛——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上,17岁的吕思清获得第一名,成为第一个摘得该项比赛桂冠的中国人,取得中国小提琴演奏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比赛结束后,看到当地报纸,吕思清才发现与他同时入围决赛的另外3名前苏联选手用的都是斯特拉迪瓦里的琴,而自己用的琴是中国国家文化部配的、在美国采购的四把琴之一。“虽然当时那把琴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顶级的了,但和人家一比,还是相形见绌。”

  在吕思清开始期盼自己也能用上一把好琴的时候,与他同为中央音乐学院校友的37岁的郑荃,在2个月前获得了意大利第一届全国提琴制作比赛小提琴金奖。小提琴制作和演奏都由中国人拿了冠军,跌破了许多欧洲人的眼镜。

  得知吕思清获奖,郑荃专程赶到热那亚,邀请吕思清到他学制琴的小镇克雷莫纳参观。克雷莫纳是小提琴的诞生地,有数个世纪的制琴历史,涌现出诸如斯特拉迪瓦里、瓜尔内里等制琴大师,是驰名世界的制琴之都。

  走进克雷莫纳,吕思清的震撼难以言喻:“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制琴艺术的魅力。”虽然从小学琴、比赛,知道琴的重要,但在当时吕思清对制琴这门艺术可以说是陌生的。那时起,他开始接触和了解这门艺术,并且理解了提琴制作与演奏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这种密切的关联,吕思清和郑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共同见证和推动了中国提琴制作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吕思清在美国留学时没有琴用,郑荃给他提供提琴。郑荃制作的提琴要举办重要音乐会,则都由吕思清演奏。2010年,在郑荃的倡议下,中国举办首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每3年一届,至今举办四届。吕思清从第一届起就开始当评委,并亲自用获奖提琴表演。

  “世界上所有以提琴制作为强项的国家都会举办国际比赛,比如意大利、法国、德国、波兰等,通过比赛能够让年轻的制作师脱颖而出,也能让他们跟国际同行有所交流。”郑荃表示。中国的提琴制作要发展,必须要走上国际舞台。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国,提琴产量占全球70%。与此同时,中国提琴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提琴制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提琴制作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今天,从克雷莫纳来到中国的意大利著名提琴制作家斯科拉里也对中国提琴制作竖起了大拇指。1988年,他曾经到北京举办过意大利提琴展览,那时很多中国人没见过意大利提琴。而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比赛上,中国的提琴制作师与来自美国、意大利、韩国、波兰、匈牙利、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等9个国家的200多名同行同台竞赛,参赛乐器达到437件,规模远远超过第一届比赛。最终,中国提琴制作师摘得多项金奖。在5月8日的颁奖音乐会上,吕思清用由中国提琴师制作、获得金奖的小提琴演奏了多首作品,他感慨地说:“这些年来,看到中国提琴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身为演奏家感到十分骄傲。”

  正如吕思清所言,30多年来,随着一代代制琴师的努力和传承,中国已一举跃升为制琴大国。据中国乐器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小提琴制造现在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提琴制造企业,另一支是手工制琴师队伍,大部分是海外留学回来或由国内培养的提琴制作技术骨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形成三个提琴制作集群。更值得一提的,中国现在有6所音乐学院设立了提琴制作专业。在音乐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已经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生学历的培养体系,截至目前,为提琴制作培养了200多名专家。中央音乐学院书记赵旻表示:“我们的初衷就是通过一个专业,带动起一个行业、一个事业。”

  提琴制作的发展最先支撑的是音乐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音乐家走出国门去参加比赛、开独奏音乐会,发现手中的提琴完全达不到演奏水准,而现在,国内大部分交响乐团包括中央交响乐团在内用的都是国产提琴。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奏家也都是用国产提琴开音乐会。这种相互促进将会给我们的音乐发展带来良性循环。”郑荃表示。

  提琴制作的发展,也给一些中国家庭带来福利。中国琴弓制作家马荣弟表示:“我们小时候学琴要买一把松木小提琴是天大的梦想,现在很多作坊都用上好的材料来做,而且同等质量的小提琴,中国价格是国外的1/3、1/4。”在中国,学琴的孩子如今越来越多,但是用一把好琴已经不再是奢望。(记者 郑 娜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