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大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暂缓修例明智勇敢

2019-07-07 19:38: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香港《文汇报》报道,虽然特区政府已表明停止《逃犯条例》的修订工作,但反对派继续以不同理由挑动市民情绪,引发连串风波。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在一电台节目中指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为了香港的最大福祉,和令社会回复平静,决定无限期暂缓修例,不失为一个明智和勇敢的抉择,而修例事件大致上已告一段落,“大家在一场严重的争执后,理应冷静下来,尝试修补关系,各方和解,互相宽恕,重建信任和合作。”

陈弘毅在香港电台昨日播出的《香港家书》节目中指出,林郑月娥在争议声中决定无限期暂缓修例,“不失为一个明智和勇敢的抉择。......我认为她最后作出无限期暂缓修例的决定,并成功争取中央理解和支持这个决定,这个做法是正确的,而且正如她所说的,是为了香港的最大福祉,和令社会回复平静。”

林郑月娥在决定停止修例工作时,承认参加游行的市民是热爱香港的,又明确表示会汲取教训,改变政府的施政风格,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贴近民情。“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期待这个愿景的实现。”他说。

盼大众以客观分析争议

陈弘毅并希望大家从理性的角度,尽量客观、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是次争议,小心求证,不先入为主,不人云亦云,不以偏概全,“逃犯条例的修订是否一条恶法,并不宜简单化和政治化。”

他解释,国际和区际刑事司法合作有其合理需要,“试想有人在台湾、中国内地以至170个没有和香港签订引渡(移交)条约的国家(及地区),犯了杀人、巨额诈骗、巨额贪污等刑事罪行,然后逃到香港,而可以在香港逍遥法外,无须引渡至在其犯案的国家或地区接受审讯,又无法在香港予以绳之以法,这显然是有违公义的原则的。”

陈弘毅补充,移交逃犯的制度设计,必须防止无辜人士的自由和人权受到损害。“问题是怎样建立一种法律制度,既保证罪有应得者得到惩治,又确保这个制度不会被滥用来针对无辜者,这是你们作为法律系的学生值得研究的课题。”

倡学生以中道作指引

他认为,参与社会事务,“理性也可以提供指引。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德行是一种中庸之道或中道,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在过分与不足之间的适中行为。举例来说,勇敢作为一种德行,便是在懦弱和鲁莽这两端之间的中道。我们面对每一个情况,作出每一个行为上的抉择,都应该以理性所启示给我们的中道为依归。”

这道理应用在日常生活以至社会参与上,“对社会和政治漠不关心,是一个极端,用违法或暴力的手段去追求自己认为正义的目标,也可能是过于激进,中道在这个情况下,可以理解为通过参加和平的集会和游行表达政治诉求,或作为公民在选举中投票,或通过参与公民社会中的社团或政党来参与政治生活,甚至作为候选人参选。”他说。

陈弘毅最后强调,逃犯条例事件大致上已经告一段落,“虽然香港社会严重撕裂,但正如英文有所谓 what unites us is greater than what divides us,我们同坐一条船上,全体香港市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必须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大家在一场严重的争执后,理应冷静下来,尝试修补关系,各方和解,互相宽恕,重建信任和合作。”

“就让我们本着这种精神,一起守护这个自由、法治、多元、开放、宽容、和平及仁爱的我城香港,这颗发出‘一国两制’的光芒的东方之珠。”他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