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暂缓修例明智勇敢
2019-07-07 19:38: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香港《文汇报》报道,虽然特区政府已表明停止《逃犯条例》的修订工作,但反对派继续以不同理由挑动市民情绪,引发连串风波。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在一电台节目中指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为了香港的最大福祉,和令社会回复平静,决定无限期暂缓修例,不失为一个明智和勇敢的抉择,而修例事件大致上已告一段落,“大家在一场严重的争执后,理应冷静下来,尝试修补关系,各方和解,互相宽恕,重建信任和合作。”
陈弘毅在香港电台昨日播出的《香港家书》节目中指出,林郑月娥在争议声中决定无限期暂缓修例,“不失为一个明智和勇敢的抉择。......我认为她最后作出无限期暂缓修例的决定,并成功争取中央理解和支持这个决定,这个做法是正确的,而且正如她所说的,是为了香港的最大福祉,和令社会回复平静。”
林郑月娥在决定停止修例工作时,承认参加游行的市民是热爱香港的,又明确表示会汲取教训,改变政府的施政风格,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贴近民情。“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期待这个愿景的实现。”他说。
盼大众以客观分析争议
陈弘毅并希望大家从理性的角度,尽量客观、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是次争议,小心求证,不先入为主,不人云亦云,不以偏概全,“逃犯条例的修订是否一条恶法,并不宜简单化和政治化。”
他解释,国际和区际刑事司法合作有其合理需要,“试想有人在台湾、中国内地以至170个没有和香港签订引渡(移交)条约的国家(及地区),犯了杀人、巨额诈骗、巨额贪污等刑事罪行,然后逃到香港,而可以在香港逍遥法外,无须引渡至在其犯案的国家或地区接受审讯,又无法在香港予以绳之以法,这显然是有违公义的原则的。”
陈弘毅补充,移交逃犯的制度设计,必须防止无辜人士的自由和人权受到损害。“问题是怎样建立一种法律制度,既保证罪有应得者得到惩治,又确保这个制度不会被滥用来针对无辜者,这是你们作为法律系的学生值得研究的课题。”
倡学生以中道作指引
他认为,参与社会事务,“理性也可以提供指引。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德行是一种中庸之道或中道,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在过分与不足之间的适中行为。举例来说,勇敢作为一种德行,便是在懦弱和鲁莽这两端之间的中道。我们面对每一个情况,作出每一个行为上的抉择,都应该以理性所启示给我们的中道为依归。”
这道理应用在日常生活以至社会参与上,“对社会和政治漠不关心,是一个极端,用违法或暴力的手段去追求自己认为正义的目标,也可能是过于激进,中道在这个情况下,可以理解为通过参加和平的集会和游行表达政治诉求,或作为公民在选举中投票,或通过参与公民社会中的社团或政党来参与政治生活,甚至作为候选人参选。”他说。
陈弘毅最后强调,逃犯条例事件大致上已经告一段落,“虽然香港社会严重撕裂,但正如英文有所谓 what unites us is greater than what divides us,我们同坐一条船上,全体香港市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必须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大家在一场严重的争执后,理应冷静下来,尝试修补关系,各方和解,互相宽恕,重建信任和合作。”
“就让我们本着这种精神,一起守护这个自由、法治、多元、开放、宽容、和平及仁爱的我城香港,这颗发出‘一国两制’的光芒的东方之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