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加坡青年工作的经验值得香港参考

2019-07-14 05:06: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日,不少香港政界人士都说要多做青年工作。50多年前,新加坡独立初期,我是一名中学生,很清楚观察到新加坡政府如何做青年工作,现在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早期,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地政府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把新加坡的学校分为英语学校、华语学校、马来语学校等等,由家长自由选择。其中,英语学校毕业生前途最佳,容易当上公务员。华语学校人数则最多。新加坡独立后不久,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新加坡华语学校有不少学生受到影响,发生零星暴力事件。因此新加坡政府开展以华裔年轻人为对象的工作。当时,"青年领袖训练学院"成立,开始培训青年领袖,成为组织、举办青年活动的年轻组织"民众联络所"的骨干,这些青年领袖被称为"联络所所长"。

  青年工作最重要的一步,是组织青年活动,这需要很大量的全职青年工作者,而不是以业余时间参与的热心人士。培训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领袖之后,新加坡政府就在全国各区大量兴建"民众联络所",由青年领袖在各区组织青年团,搞各种活动,例如远足、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唱歌、土风舞、露营等。这些青年团吸引年轻人联谊,但不谈政治。不谈政治,就把年轻人与反政府的力量隔开了。我年轻时候,也加入这类青年团,至今仍与部分当年的团员保持联络,成为相交50年的朋友。

  时代在变化,当年新加坡的"民众联络所"搞的活动,在今日年轻人的眼中已成了"老土"的活动,"民众联络所"也变成"民众俱乐部",变成会所式的高档场所,也组织各种兴趣班,包括老人健康、养生活动。

  简单地说,新加坡政府主动组织民众、"统战"民众,这与香港的社区会堂不一样。香港的社区会堂只负责出租场所,还保持"政治中立"出租场所给不同政见的组织。新加坡的"民众联络所"、"民众俱乐部"由政府培训出来的"统战"专家组织运作,潜移默化,改变了新加坡。并且青年工作一代接一代,永远不会结束。

  新加坡政府的种种民间活动,由中央统筹,由法定机构"人民协会"负责,而"人民协会"由总理当主席,由一名内阁部长当副主席,专责"人民协会"工作。

来源:文汇报作者:曾渊沧 博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