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乱港分子煽动罢课 在港内地学生:浪费青春不值得

2019-09-06 03:09:49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乱港分子煽动开学罢课 在港内地学生:浪费青春不值得

星岛环球网消息:海外网9月5日电  2019年的夏天并不平静,香港遭到“反修例”冲击,游行示威升级为暴力冲突,黑衣人走上街头纵火、围堵机场、砍伤警察,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香港吗?

9月1日起,香港各大高校迎来开学季,这意味着,又有一批内地学子赴港学习。香港数月以来事态的发展是否改变他们赴港读书的初心?开学之际,海外网专访了五位在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听他们怎么说。

“说不担心是假的,但要做好自己的事”

作为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2019级的新生,夏丹妮表示,“说不担心是假的”。她说,“家人会有一些担心,他们在出行前提醒我注意安全,但我认为,做好自己的事,就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这无疑为升学的好心情蒙上阴影。”香港浸会大学王晓说,“我脑补了不少对策,希望这些对策不要派上用场。”不过,王晓也说,普通香港市民的友善依旧让他印象深刻,“问路或是在服务窗前,我都得到过热情的对待。不可否认社会矛盾存在,但我相信并非所有人都充满戾气。”

有学生告诉记者,在香港街头可以看到一些抗议标语和公告,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我的出行受影响。”香港浸会大学李茹说,“在生活中接触到与此有关的,就是学生会张贴抗议海报,喷绘在路边鼓吹‘港独’的标语,以及每晚10点后,在住处附近,一些乱港分子大喊大叫,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来之前比较担心,但是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也没有遇到不友好的情况,生活差异肯定会有,但是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是男生,所以父母没有特别担心。”香港浸会大学顾文说。

对于有部分乱港分子煽动学生罢课,顾文显得并不担心,“班上老师说,我们继续上课。”

香港理工大学范月明心里则是五味杂陈,“作为内地学生,有很多不同的心情,有对自己人身安全的担心,也有对暴行的愤怒。”

“罢课浪费青春,不值得”

6月以来,一些境外媒体妄图以煽动式的无良报道欺骗香港公众。然而,这些在港读书的学生却人人心中“有杆秤”。

“来到香港之后,老师多次介绍香港事态的前因后果及发展境况,这让我能够更客观看待其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李茹说道。

“每当在新闻上看到警察受攻击、民众受伤等,都非常难过、愤怒。” 在范月明印象中,香港曾是治安最好的城市。

就在开学前夕,又有煽动香港学生罢课的组织出来“吆喝”,引发学生家长痛斥。让他们痛心的是,个别政客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赔上香港学生的未来。对此,几位内地学生有话说。

夏丹妮表示,“如果将此演变成暴力,甚至放弃学业,采取激进的手段游行示威,就太过激了。”王晓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读书,“知识就是力量,正确认识世界是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

“表达诉求是你们的自由,但要理性。”顾文表示,“罢课浪费的是自己最好的青春,不值得。”李茹想对那些参与罢课的学生说,“罢课损失你们自己的利益,只有理性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我想对参加罢课的香港学生,如果你们真有决心改变这个城市,请你们努力成为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之后再用积极正面的方式改变它。”范月明的话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

“香港秩序和规则并没有完全遭到侵蚀”

香港经济发达、教学质量高、环境国际化,一直以来,有许多内地学生向往赴港深造。如今香港国际形象遭受重创,是否有动摇他们赴港读书的初心?

因为被浸大电影学院作品打动,就选择赴港读书的顾文说,自己的游学初心并未改变,“我来这里是为了梦想,不会改变初心。”

“刚开始我有点后悔赴港读书,尤其是我就读新闻专业,讲究新闻客观和真实性,而部分香港媒体大量失实报道令我极其失望。”在李茹的眼中,香港曾经繁华、安全,香港人开放、包容,而如今却让她看到香港社会矛盾、分裂的一面。为什么还来香港读书?李茹回答说,“只有在漩涡中心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一面,掌握及时真相。”

“香港是金融重镇,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王晓透露,自己赴港读书的初衷是希望对经贸议题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但这次,也让他看到香港经济社会脆弱一面。“香港的未来似乎不确定性很大,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冲击,有数据证实,但具体怎样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如何等等,都需要时间验证。我会继续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业,用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担忧之中,记者也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即使新闻报道香港很乱,但走在香港街道上,你会发现,公交车站旁,人们还是秩序井然地排队,为后人留门时,他们还是会说‘多谢’。香港的秩序和规则并没有完全遭到侵蚀。”在夏丹妮看来,香港不如想象中完善美好,“但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想来体验一下。”

(注:应受访者要求,内文姓名“夏丹妮”“李茹”“顾文”“王晓”均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