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消除“路西法效应” 防止学生变暴徒
2019-09-16 23:55:4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香港自7月至今,“民阵”及煽暴派在每个周末都举办示威游行。每次当大会宣布游行结束后,这班所谓“和平”的示威者,就立即戴上早已预备的口罩、防毒面罩,摇身一变成为破坏社会的暴徒。一个普通外科手术的口罩,为何带给他们力量,可以肆意破坏社区设施,暴徒不断向警察作出挑衅及施袭?当暴徒被警察或反对示威的人士除去他们的口罩后,凶狠的暴徒即变成了“鹌鹑”。
一个口罩为何能令“和平示威者”变暴徒,读者可透过菲利普.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找到答案。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一书中,以“史丹福监狱实验”解释人在特定情况下,会变成另一性格,做出违反自己性格的事情。
津巴多在大学内挑选背景相若的学生,在与真实监狱相似的环境下,分别担任“狱卒”及“囚犯”角色,观察两组学生的表现和心理变化。两组学生因环境及身上的制服很快投入新角色,“狱卒”显示出虐待狂病态人格,而“囚犯”则显示出极端的被动和沮丧。该实验所带出的结论是,受验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线。“狱卒”穿上制服就改变作为学生的原有个性,盲目服从团体权威的指示。津巴多实验中的制服,正是反修例风波中为人熟悉的黑衣、口罩及防毒面罩。
反修例风波引发的暴力越演越烈,归根究底,是五年前违法“占中”发起人戴耀廷提出的“公民抗命”,埋下伏线。经过多年来新闻及社交媒体的渲染,将“公民抗命”包装成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来迫使政府妥协、屈服。青年学生经过中学老师、大学教授的“洗脑”,已经将“公民抗命”植入脑袋,他们已经慢慢被培养成为“义士”。
当幕后黑手需要发动新一轮“起义”时,在多个社交平台以“义士”作号召,要求青年学生为“下一代前途牺牲”作为崇高目标,不惜作出“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违法行为,对抗特区政府。这班“义士”当戴上口罩,由原本守法温驯的学生,变身成为好勇斗狠的“勇士”。
应如何防止青年学生继续沦为“义士”?笔者认为,学生必须承担破坏公共设施、袭击他人的法律责任。现时警方很难辨识蒙面示威者,特区政府须立法禁止市民在公众集会中遮蔽面部,包括戴上面具,或用其他任何方式遮掩身份。
欧美多国已有禁止蒙面的相关法例。当暴徒不能遮掩身份,他们就不会肆无忌惮地破坏和施袭,减少对社会的冲击。本港市民拥有表达意见的集会和言论自由,但是若集会游行变成暴力冲击,破坏香港的法治安宁,一定不能容忍。
作者:潘伟杰 时事评论员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