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外媒:香港经历野蛮暴力日

2019-11-13 18:38:1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大公报》报道,随着香港暴力示威活动愈演愈烈,《华尔街日报》、彭博社等西方主流媒体开始重新审视示威的性质,形容放火点燃持不同意见人士一举,更是令抗议活动变得越发丑陋,而攻击内地人和打砸中资机构是在制造“黑色恐怖”。这些传媒警告,以谎言来激发仇恨更将会陷入暴力循环怪圈,而暴力最终将把香港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香港示威报道上一向带有政治偏见的《纽约时报》,12日以《交通瘫痪、警民冲突,香港街头再次陷入混乱》为题,描述了12日的抗议活动对香港造成的混乱。文章指示威从黎明就开始,旺角附近的暴徒在公交车前放置路障,并刺穿车胎,还有暴徒将汽油弹扔到一条主要港铁线上,在通勤高峰时段造成了延误。大批通勤者只能沿着铁轨行走──这在以效率和秩序而闻名的香港是罕见的一幕。

《恐怖香港:人肉火炬》

该报还发表了题为《丑陋开端:香港暴力和愤怒的一天》的文章,形容香港在11日经历了“野蛮暴力日”。《纽时》指一名男子在斥责示威者后,被泼洒易燃液体并被点燃,直到夜幕降临仍在死亡线上挣扎。该报感叹道,整座城市充满了怨恨,11日发生的事件暴露了连月抗议活动中丑陋的一面。

同样对华不友善的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2日也关注到示威中暴力活动的升级,以《恐怖香港:人肉火炬》为题特别强调了有持不同意见者与示威者发生争执后,被人点火烧伤且伤势严重的事件,形容火焰烧身的场面很恐怖,男子顿时成了“人肉火炬”。

《经济学人》忧内地人遭攻击

《华尔街日报》12日也着重报道示威者的暴力行为,指他们用铁马,垃圾桶和木板堵塞道路,损毁了至少一辆汽车并将其点燃用作路障,导致火车服务中断、学校关闭、道路阻塞等。在香港中文大学,一些示威者更从器材室偷拿颇具杀伤力的弓箭与警方对峙。报道形容这是持续多个月示威活动中最为血腥的一次骚乱。

该报引述香港大学理学院教授马修.埃文斯表示,“示威者扔石头不会解决问题。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持续的。”他说,“打架了,警察来了,人们被捕了,然后明天又重新开始。也许不在这里,在其他地方,但没有尽头,暴力需要以某种方式结束。”报道又引述香港警方新闻发布会认为,在过去的两天,香港社会已陷入全面失控的边缘。

《经济学人》杂志则重点报道了内地人持续在香港遭到暴力袭击,指这座城市正处于“黑色恐怖”的控制之下。文章引述正在香港学习会计的内地21岁大学生黄奇轩表示,有大量证据证实他的焦虑,包括一名内地人在一家购物中心里大喊“我们都是中国人,万岁中国!”后便遭到围殴,另外一名从事金融行业的内地人在中环也仅因表明自己身份而遭殴打。同样中资机构和表态支持政府的商家被打砸,也让香港这座城市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恐怖。

彭博社指假新闻激发仇恨

彭博社12日分析了假新闻和谣言如何为暴力活动推波助澜,指比如在聊天小组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帖子声称,早前堕楼死亡的科大学生周梓乐是被警察追赶,警方还阻止了对他的救援。但事实上,这些说法毫无根据,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主流新闻媒体都说堕楼的原因尚不清楚。再比如在8月31日太子站的冲突中,民调显示全市仍有一半的人认为在事件中有人被警察殴打致死,示威者口述的故事情节也被放大,最终导致数十个港铁站和铁路线遭到持续严重破坏,只能被迫提早关闭。

文章指,香港大学新闻与媒体研究中心的事实核查项目安妮实验室也发现了虚假信息的实例,一张据称是一名被警棍击中的示威者进行CT脑部扫描的照片,实际上来自维基百科的页面,该页面在被篡改并发布在聊天群组上,获得了超过12万的浏览量。彭博社警告道,一旦关于示威活动的谣言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它们通常很难被遏制,并通常助长了暴力活动,这种以谎言来激发仇恨更将会陷入暴力循环怪圈。

《卫报》删减暴徒抢枪镜头捱轰

香港11日爆发多起暴力示威事件,西方媒体也纷纷报道,不过其中很多媒体在报道西湾河警察开枪一事时,均选择性忽略了是暴徒抢枪在先。英国《卫报》发布的视频中,画面更是在暴徒伸手抢枪前一秒戛然而止,经过几秒尴尬静止画面后,突兀转至暴徒倒地画面。许多网友都感到不齿,斥责《卫报》故意偏袒暴徒。

YouTube用户Faxhoo H在视频下质问道,“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视频中断?必须要让人们看到全部画面!这是赤裸裸的撒谎,为《卫报》感到羞耻。”Stephen Chao也讽刺地说,“恭喜《卫报》获得2020年奥斯卡最佳编辑奖。”

用户Cary Bary指出,《卫报》编辑视频上瘾,但真实的生活是不能编辑的。

Sau Li也失望地指出,“他们编辑视频来操纵观众的观点,真是可耻。”

这已经不是英国媒体第一次为暴徒隐瞒不利消息,BBC此前也发布过掐头去尾的视频,故意删除暴徒围攻警察的镜头,只留下警察举枪威慑的画面,该条视频也被正义网友围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