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媒:铲除“港独”土壤 强化沟通增教育

2016-03-25 13:50:05 信息来源: 香港大公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港独”势力近来日趋嚣张,既有公然的鼓吹言论,亦有一些显性的分离主义行动。尽管这股极端势力还是极少数,但对整个香港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却不可轻视。因此,要有效应对这类言行,必须着眼于根本,从法治、检控、政策、宣传入手,短、中、长期兼顾,以彻底剷除“港独”生长的土壤。同时应强化与社会及青年的沟通,尤其针对“本土主义”思潮的泛滥,应当对“本土”作出正本清源的釐清,同时配合中小学的相关教育。

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独”本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不论是从认同这一主张的人数,还是从这种激进思想的存在状况而言,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港独”组织与理论支撑。过去之所以有类似“港独”的声音,一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极其个别人员、政客哗众取宠的叫嚷,并不意味着已成“气候”。而包括反对派在内的绝大多数香港市民心里都明白,“港独”一不可能成功,二是违法行为,三是与香港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

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一场新界东补选,催生出“港独”势力以极端行动获取关注的结果,旺角暴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而一批极端分子亦藉此“上位”,里应外合不断叫嚣,令人有“港独”已经“成形”的观感。

旺角暴乱事实上敲响了香港市民的警钟,公众一夜间发现,过度的包容、容忍,不仅无法换来文明与理性,相反却是助纣为虐。因此,摆在香港社会面前的是严峻的问题,因为继续这种放纵,必将严重危害到香港七百万市民的福祉。

解决问题,应当从根本方面入手。在此有三点可以建议:

一、作出必要的检控

“港独”言论或许不一定违法,但并非完全没有法律可以作为应对。例如,现行的《公安条例》第三条便规定了警方如合理地相信展示“任何旗帜、条幅或其他徽号,相当可能会导致或引致破坏社会安宁”便可禁止在公众聚集中展示这些物品,甚至没收这些物品;而任何人在警方禁止下仍坚持展示任何旗帜、条幅或其他徽号即属犯罪,最高监禁两年。除此外,其他的特区法例,亦可针对和打击极端势力的“港独”行为。

事实上,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处理是重要的社会治理原则。而“港独”言行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有恃无恐,以为相关部门会因为害怕政治后果而不会、不敢提出检控。既然有法可依,而现实的情况又如此严峻,完全应考虑对任何极端行为提出检控。只要有先例,便可以达到必要的阻吓作用。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所指出的:“对于冲击法治底线的行为,绝不能姑息;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

二、加强剥析“港独”之危害

“港独”的“兴起”,看似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发展原因,但其中一个根本之处还在于,公众并没有认真思考或认识到“港独”的祸害。对国家观念的淡薄固然是深层次问题。

事实上,极端势力便是利用一些年轻人的热血或天真、对香港地位与环境的不了解,而极力鼓吹“独立”的好处,煽动“勇武革命”。某种程度上,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此,要破解其势力,就要着眼于瓦解其支持,要瓦解其支持,只能是说清“港独”的严重后果。

在此方面,过去全社会都做的太少,一来是因为不愿意主动提及,二是处于被动局面,有事才批判。因此,必须加大宣传讲解的力度,让全港市民都认识到“港独”之恶、“港独”之骗、“港独”之危。当道理被讲得清晰了,相信“港独”言论的市民自然会大幅减少。

三、对“本土”定义正本清源

“港独”的发展土壤,其中之一是“本土”。极端势力利用市民对“本土”的认可,不断渲染、夸大,从“反水货客”到“鸠呜”,未必是打正“港独”旗号,却一定是打着“本土”旗号。但是,“本土”本身并非一个贬意词,而是中性的,但却被“港独”把握住了话语权。因此,应对“本土主义”作出正本清源,釐清“本土”的真正意涵,还“本土”以正名,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并去思考什么才是最符合香港整体利益的“本土”。

最后,应当加强沟通与教育,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沟通,从了解其心中所想,到关心其现实所需,以及未来所愿望。可能一次、两次沟通得不到成果,但只要坚持这种沟通努力,未来必然会见效。在一个沟通无阻、有效沟通的社会,极端激进的思想与主张势难发展。在此方面,鉴于制度以及其他现实原因,仍有巨大的可做空间。我曾建议成立“青年事务局”,便是朝这方面努力的其中一个方法。

遏止“港独”已是当前要务,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绝大多数香港市民是知道什么才是符合香港真正的利益的,时间、民意都站在我们这方,邪不能胜正,“港独”注定不可能“得势”,更遑论成功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