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明年3‧26举行 沿用上一任产生办法
2016-04-06 13:24:41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综合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5日在立法会财委会特别会议上表示,下一届行政长官选举将于2017年3月26日举行,今年12月11日将举行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而立法会换届选举,在今年9月4日举行。
特首选举继续沿用上一任产生办法
香港2016年和2017年将会面临两项重大选举活动。2016年9月4日将举行第六届立法会选举,包括间接选举的功能组别35席和直接选举的35席,总共70个席位面临投票。
而2017年举行的第五届特首选举,由于政制改革方案在2015年遭到否决,根据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香港特区第五届行政长官选举将继续适用上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即由1200人组成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出行政长官当选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每一届任期为五年。
根据《基本法》,特首参选人需要满足中国公民、香港永久居民、没有外国居留权、年满40周岁以及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这五个条件。
谭志源表示,选举事务处会就相关选举活动建议指引及安排咨询立法会意见。
谭志源表示,下届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则于今年12月11日举行。选举事务处会分别就相关选举的选举活动建议指引及选举的实务安排,咨询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香港特区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2年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其本届任期自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
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董建华 ( 1997.07.01-2002.06.30)
▪ 董建华 ( 2002.07.01-2005.03.12)
▪ 曾荫权 ( 2005.06.21-2007.06.30)
▪ 曾荫权 ( 2007.07.01-2012.06.30)
▪ 梁振英 ( 2012.07.01-2017.6.30)
董建华于第二任特首任期内辞去特首职务。2005年3月12日至2005年6月2日,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署理特首。
2005年6月2日至6月21日,时任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署理特首。
2005年6月21日至2007年6月30日,曾荫权补任第二任特首。
立法会换届选举9月举行
另外,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9月4日举行,选举管理委员会已完成《立法会选举活动建议指引》的公众咨询,预期于6月底公布正式指引。
谭志源说,政府将会一如既往与选举管理委员会紧密合作,确保各公共选举按照有关法例,在公平、公开和诚实的情况下举行。他又表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在2016-17年度获分配6.08亿元,较上年度的修订预算增加2180万元。
谭志源表示,今年选民登记和更改登记资料的法定限期均为5月2日。特区政府将举行大型选民登记活动,通过不同渠道鼓励合资格人士登记成为选民,并提醒已登记选民更新其登记资料。
特首选举战将充满“硝烟”
目前暂时没有人明确表态参选第五届特首选举。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早前表示,相信下届特首选举必然是一次有竞争性的选举。他又指出,中央对行政长官开出三个条件,包括“可信、有民望、有能力”,他认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及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都合乎条件。
曾钰成表示,无论是现任特首连任,还是有其他人任特首,都应检讨现届政府的管治模式是否行得通,“我当然认为需要调整,过去几年的管治不能说什么问题都没有,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到反对派身上,反对派一直都在那。”
曾钰成相信,2017年特首选举,必然出现竞争。他指中央提出任特首有三个条件,一是要可信,“目前的政治环境,他不可能在泛民阵营的人。一定是建制派。”第二是要有民望,意即他有一定知名度。第三是要有能力,必然是在政府高层工作的人。
曾钰成同意,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及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都合符特首人选的条件,对于曾俊华曾任前港督彭定康的私人秘书,能否通过中央信任一关,曾钰成以多条问题反问︰“那他现在是什么职位?谁任命的呢?这个位置重不重要呢?”
“建制派立法会选情严峻”
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日前透露她在立法会9月选举的部署,她指新民党的目标是取得三个直选议席,她和田北辰将会分别在港岛和新界西角逐连任。她预计9月选情会“非常严峻”,反对派会散播对“一国两制”的悲观情绪,并且会打“特首牌”,利用特首梁振英“催票”。
谈到建制派的选情,叶太认为在过去的新东补选中,建制派的表现不错;但预计9月的选情会“非常严峻”,“预料有很多抹黑的工作、悲观的情绪,反对派一定会拿一国两制做议题,例如大陆干预香港、侵蚀生活方式、核心价值……”对于行政长官梁振英的民望,会否影响建制派于9月的立法会选战,她承认梁振英的形象对建制派选情有负面影响,“因为在区选时我们都察觉对手(泛民)是打特首牌,补选亦打特首牌,支不支持梁生选举是一个议题,是他们手上的一张牌,他们都是利用特首催票。”
至于建制派会否再打“反拉布”牌,叶太指要待7月立法会休会“埋单”,看看“拉布”对经济民生有什么影响而定。不过,她肯定本土和青年发展是重大政治议题,建制派需多加论述。叶刘淑仪认为本土主义没问题,“爱自己城市,爱自己家乡好正常”,但不要排斥别人、“唯我独尊”。
她又指建制派不能再只靠传统的“蛇斋饼糭”,“地面的活动是最基本的,选举方法变得很快。如果要赢,一定要不同的方法、渠道跟市民沟通,例如网上造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