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李慧琼:市民未全面分享经济成果

2016-05-25 17:35:0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民建联昨日举行第二场“新愿景.新希望”圆桌会议,邀请各界人士就贫富差距问题提出意见。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本港经济自回归以来一直保持增长,但市民未能全面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一同“水涨船高”,贫富差距更有扩大迹象,情况令人关注,她期望各界实事求是,处理贫穷人口问题。民建联并就长者、扶贫、残疾人士和基层人士四个范畴,倡议多项扶贫措施。

香港《大公报》报道,昨日的“新愿景.新希望”圆桌会议主题“缩窄贫富差距——对策与建议”,出席嘉宾包括劳福局局长张建宗、中大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硕士课程客席讲师黄元山、厂商会会长李秀恒、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曾渊沧、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以及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业务总监黄健伟,并由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梁志祥主持会议。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谭耀宗,及多名民建联区议员亦有到场。

李慧琼在开场发言时指出,香港虽然欠缺天然资源,但其竞争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是具有实力的经济实体。她引述统计处数据指,本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由1997年的12,900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2,600亿元,17年间增长近75%,但上述时段的人均GDP增长率只有56.5%,即本港经济增长实力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相差近两成;而2011年工作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数为1.2万元,但扣除通胀因素影响后,实际上收入反而较2001年下跌3%。她认为,上述数据显示本港经济实力自回归起确实有增长,却未能推动百业兴旺,让普罗市民感受到“水涨船高”。

此外,本港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亦愈见严重。李慧琼表示,有学者已质疑,香港是否已变成“M形社会”,出现中产向下流的现象;又指用来量度社会贫富差距的坚尼系数,香港的数值由80年代的0.451,上升至2006年至2011年超过0.53的高水平,远高于美国和新加坡。

实事求是解决贫穷问题

李慧琼又指出,现届特区政府非常关注扶贫工作,政府预计2016/17年度用作社会福利范畴的经常性开支为662亿元,占政府整体经常性开支的19%,金额更较2006/07年度的324亿元增长一倍。她认为,上述数据显示政府高度关注贫穷人口所需,但更重要的是推行的政策是否到位;又指社会上有人会把现时的社会问题归咎于本港政制制度,甚至声称有普选就能解决问题,民建联会选择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问题,透过与不同的专家学者研究对策,向政府提交建议,更聚焦地解决贫穷问题。

会议上,一众嘉宾就贫富问题热烈讨论。梁志祥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大家在发言中有多个共同点,包括认同政府是拉近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希望鼓励弱势社群自强不息,推动社企拓展基层人士发展空间,增加向上流动的机会等。他还指出,完善房屋政策是现时急切解决的问题,当局应形成公共房屋及社会保障的体系,增建公屋及缩短轮候时间。至于弱势社群方面,他主张当局加强对长者的支援,协助双职家庭,尤其是保障下一代,使得家庭贫穷不再延续。

另外,民建联将于下月举行第三场圆桌会议,届时将会邀请多名专家学者,讨论本港房屋问题。

李秀恒:应思考助弱势获基本生活保障

有商界代表对贫富差距问题持不同意见。厂商会会长李秀恒认为,本港社会不应追求收窄贫富差距,反而应该思考如何让贫者能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和尊严。他又表示,商界一直有关注弱势社群,但同时在标准工时、取消强积金对冲等劳工议题上面对很大压力,认为社会应给予商界空间。

李秀恒称,若要有效缩窄贫富差距,只需香港推行计划经济,大家财富均等,但香港将会丧失一些拥有财富而又亦肯贡献社会的“有心人”。他反问,为何香港社会“唔可以畀有钱人更有钱?”他认为社会应该聚焦思考,如何将整个香港社会的经济水平拉高,同时让贫者能够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尊严。

李秀恒认为,香港奉行低税制、自由贸易,是“做生意的天堂”,但若“市民、基层唔开心,老板一定无运行”,因此厂商会过往一直做大量工作,关顾弱势社群,例如去年工展会,安排2000名基层人士免费入场,赠送购物券和礼品包;又安排千名基层人士观赏农历新年烟花汇演。

但他坦言,纵然中小企投放不少资源贡献社会,商界却在很多劳工议题上面对很大压力,包括要求落实男士侍产假、标准工时、取消强积金对冲等,期望劳工界应给予商界时间慢慢消化有关诉求,或让公司自行决定是否推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