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的立法会补选前哨战闹剧收场,在九龙西“初选”排名第二的冯检基疑似“被退选”。事前各阵营打锣打鼓签订“君子协议”,把“民主”“民意”吹嘘得天花龙凤,但当选举结果不合意,说好了的龙门可以任搬,试图以一句“胜算为重”,让“大佬”说了算。
反对派一向都是双重标准。他们高喊“民主”,诬蔑政改方案是“筛选”,却美化自己订出的补选机制是集中票源的“初选”。反对派不承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制权力,就诬蔑人大常委会“黑箱作业”,但当“初选”结果有风险,他们却“大条道理”欲把机制一手推翻。
反对派经常“指控”政府“离地”,但原来为了“大局”,参与“初选”民调和投票的民意,他们可以视为无物。近日,反对派法律学者更散播歪理,声称现在面对“威权政府”,支持者还“浪漫地”说一定只会投票给自己最想支持的人是“超离地”,又斥选民“含泪投票”的说法是非常幼稚云。
最可笑的是,当“初选”安排千疮百孔,甚至整个阵营一开始未有周详考虑因违法宣誓而被取消议员资格的姚松炎,是否有参与补选资格的问题时,反对派反而诿过政府,宣称误中了对手的选举“分化”策略。反对派“公我赢,字你输”、“自己永远是对的”的赖皮嘴脸,实在叫人受不了。
香港社会需要真正为民服务的代议士,而非言行不一、待人严律己宽的政客。立法会补选在前,盼望心清眼亮的选民,不要再听从政客的唆摆,能为香港投下神圣一票,壮大建设力量。
作者:陈 勇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民建联副主席 新社联理事长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