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立法会财委会昨日通过两项动议,议员日后不可在财委会提出休会待续 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艾森网消息:香港《大公报》讯 立法会财委会昨日通过两项动议,议员日后不可在财委会提出休会待续,即使提出中止待续,每名议员亦只可发言三分钟及只可提出一项临时动议。财委会主席陈健波在会后强调,希望会议日后更聚焦议案,提升会议质素。不过,财委会重复讨论已在工务小组及人事编制小组通过的项目,影响效率和运作。目前最多只有68小时审批逾30多个民生项目,还有五个有争议性,情况令人担忧。他将与一众立法会议员以及补选后当选的议员会面,期望将重复讨论的比例降至低于50%。
财委会昨日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两项由建制派班长廖长江提出的修改会议程序的动议。讨论长达五小时,最终反对派提出的24项修订全部被否决,廖长江两项议案获通过。
陈健波在会后表示,财委会在2016-2017年度共用了24小时处理休会动议,以及无经预告而动议的议案,而2017至2018年度,政府预算向财委会申请拨款的工程计划,总额超过2000亿,涉及职位42000个。不过,由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底,财委会已开会61小时,审批42项拨款建议,涉及778亿,当中有八项是由上一个立法会年度顺延至本年度。
五争议项目待通过
工务小组主席卢伟国补充,今年财委会只是“追落后”,换言之,还有约1200亿的项目还未通过。
陈健波指出,即使加开会议,财委会最多只有68小时的会议时间,但今年有五个较争议的项目,包括整体工程拨款、沙中线、港珠澳大桥等,预计合共约50小时处理。换言之,即是用18小时处理30多个待批的民生项目,包括涉及320亿的五项重建及新建医院等。他续说:“我们无争议(的项目)都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情况下,其实如果只有18小时,那是一定不够。”
陈健波又表示,财委会程序第三条规定,工务及人事编制两个小组委员会通过的项目“通常不会”再于财委会讨论,但今年就有近80%的项目在工务小组通过后再在财委会讨论,人事编制小组更达到100%,影响财委会效率及运作。
被问到修改会议程序后情况仍不乐观,应如何解决,陈健波强调,建制派并无撤销“人事编制小组委员会和工务小组讨论过的议程,不能再在财委会上辩论”的议案,如果重复讨论的情况持续至今年年底或明年,相信有建制派议员会重提有关议案。
卢伟国:填补议规漏洞
卢伟国强调,在工务小组及人事编制小组提出休会是绝不合理,而今次修改填补了议事规则的漏洞,希望大家不要泛政治化。
人事编制小组委员会主席叶刘淑仪认为,修改议事规则是希望提高议会效率,否则严重影响香港发展,所以她很高兴财委会通过修改会议程序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