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补选中,建制派首次实现”零的突破”,在九龙西的地区直选中虎口拔牙取得一席,这场胜仗不但显示出建制派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更加反映了民意的向背,民心求稳求变,同时亦显示出姚松炎的自视过高,反对派各怀鬼胎。九龙西的选战,正正是反对派内斗内行的一个缩影。
九龙西一直以来都是反对派基本盘大于建制派,郑泳舜要突围本来不易,这次胜选除了是建制派做了充分部署,地区工作得到市民支持之外,反对派的互扯后腿也是原因之一。姚松炎这次参选本身名不正言不顺,因为不敢在原来界别出选,投机地”空降”九西,已经引发不少反对派人士非议。而他在选举期间一意孤行,走”另类”的选举策略:轻视传统的拉票做法,例如洗楼、街站、发动桩脚等,改为大打宣传战,打网络战,一味哗众取宠,更搞出一队莫名其妙的单车宣传队。这些选举策略好像很新颖、很新鲜、很显示出姚松炎的”特别”,但其实却是隔靴搔痒,纯粹做骚。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姚松炎的最大死因是动员不到反对派的支持者出来。初时,不少人认为姚松炎得到各反对派政党支持,也得到”自决派”认可,胜算较大。但笔者当时已指出,九西是四战之地,姚之所得,其他党派所失,没有一个党派傻得坐大对手削弱自身,因此不可能真心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次结果正引证有关推断,反对派三大板块都没有全力动员。
“自决派”的”青年新政”游蕙祯,一直拒绝为姚助选,原因是她认为姚这次”空降”是”吞食”其”人血馒头”,同时亦不满反对派在立法会宣誓一役与其划清界线。至于”教主”黄毓民,也对上次败选耿耿于怀,尤其是不满反对派对其落井下石,于是配合”自决派”的”焦土行动”,发动支持者不出来投票,看姚松炎出丑。其实,姚在选举前夕都心知不妙,提出设立基金争取”自决派”,可惜最终都是徒劳。
至于反对派其他大党同样是各有盘算,民协冯检基对于初选大败余怒未消,也知道如果姚松炎胜出,等待民协的只有亡党的结局,于是一直没有动员,只是派党内的二线人物站台,做个样子。其他大党表面高喊团结,但其实都知道如果让姚松炎胜选,他很可能会赖着不走,不会再回到胜算更低的功能组别,等如令反对派大党失去一席,所以根本不会真正动员。在九龙西基本上以大党为主格局,大党的桩脚决定了动员能力,姚松炎既是因为其个人有问题,也是在于市民对破坏力量的反感,更加因为”盟友”在背后抽刀。不过,这个结果相信是不少反对派人士所乐见。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郭中行 资深评论员